但后来,他终究不再是那个无忧无虑的少年。大汉太子这个身份,注定会承受许多难以承受的重量……幸亏他遇到了那个人,那个比他大不了两三岁的朋友。是他,改变了他的许多信念,也间接的改变了他的人生之路。
“母后,事到如今,儿臣也不会再瞒着你。这几年来,在这宫中,我也有了自己一点小小力量,虽然并不是多么强大,但保护自己,也已经足够了……未央宫中的任何异常变化,他们都会及时察觉到的。”
皇后居处这会儿并没有外人在,所有伺候的宫人和宫女都在外面静静地等候。刘琚说完自己的小秘密之后,多少有些惭愧的看了看皇后的脸色,有些意外,她并没有生气的表现,反而嘴角上扬眉梢弯了下来,有浅浅的笑意出现在那风华渐渐褪去的容颜上。
“我的琚儿果然长大了……好、好!如果母后猜想的没错,这一切一定都是元召教你的吧?”
太子刘琚点了点头,并不否认这一点。他见母后脸色欣慰,近前几步附在她耳边低语几句,皇后微微颌首。太子遂轻轻召唤了一声,一个隐没在暗处的白衣身影出现在面前,垂首行礼。
“母后,就是他了……朴永烈。是元哥儿留给我的守护者。”
高丽族少年恭敬的行礼毕,然后退到一边,没有说一句话。但皇后只看了一眼,就已经明白,既然这个丰神俊朗的异族人跟在太子身边是元召的意思,那么就尽可放心。
看到皇后对朴永烈很满意,太子放下心来。事到如今,已经没有多少时间可以耽搁了。
“母后,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皇帝陛下行踪,关系重大。他的安危,更是容不得有丝毫闪失……不管是怎样的情形,母后作为统领后宫的皇后,都有这种责任去探查个明白……!来人,去漪澜殿,先把这件事告知皇太后一声吧……。”
一声吩咐,建章宫开始准备出行,皇后威仪,显露无疑。
庞大的未央宫建筑群,正在各处开始上演一幕大剧。长安城内,许多朝堂重要人物也陆续接到了来自不同渠道的零星消息。雨骤风急,天地变色。
而在雨暴的中心,朱雀门内绣衣卫所,以戴罪之身被关押在此的元召,暂时收起心头的哀伤,转过头来,清眸如电投向门外的雨幕。有威严的声音自那边传来。
“天子有口谕,着元召接旨……!”
雨夜里发生在漱玉宫的变故,自然是需要严格得保密。李婉玉在这样的时刻,表现出了她并不为人所知的另一面。
没有多少人会知道,这位外表看似娇柔无骨般的美人,其实在心中倒立着一把刀!刀是吴钩血,锦帐暗销魂。不仅能够让君王骨髓枯,还能够随时幻化为索命杀敌的厉芒!
趁着皇帝暂时昏迷之际,假传圣旨,诛杀仇人。做出这样令人惊骇的决定,她并没有经过太多的犹豫。世间有些女人狠起来,其实非常可怕。不必去考虑那些后果,也不必顾及太多,不择手段,直达目的!往往反而更容易成事。
其实就在这个早辰,李美人并不是没有想过利用这个机会,对建章宫和博望苑那边也做些什么。不过在与李延年简单商议过后,又心有不甘的放弃了蠢蠢欲动。
只有到了这样的时刻,他们才会更加痛惜李璇玑的死是多么大的损失。如果有他统领九门兵马在外配合的话,利用这千载难逢的机会,能够改变的事情也许就太多了!
在力量不够的情况下,无论怎么说,人不能太贪心。只要能够剪除建章宫最重要的臂助,而且报杀兄之仇,已经足够了。
在后来的所有大汉史书中,也许是遵从了元召的意志,为了避皇帝讳,并没有记载这次变乱。唯有在属于皇室私家性质的《宫廷起居录》中,有过寥寥几笔的记述,后来人也许能够从中窥探得许多重要信息,从而了解当时局面的严峻和复杂。
“……当是时,元公因过,被羁中庭绣衣卫。天大雨连日,宫中阴晦。忽有诏令至,云奉旨诛杀元公也!……实未知,帝时昏迷,政令不知所出。宫中扑朔迷离,乱象横生。宫外闻讯,长安震动……帝元狩六年之变,由此而始也……!”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也没有雨水淋不进的庭院。未央宫中各种势力错综复杂,想要严密封锁消息的漱玉宫,最终还是把消息泄露了出去。
皇帝的具体状况,当然外面的人不知道。但漱玉宫的异常,还是立即就引起了别人的注意。
谁也不会想到,最先得到这种消息的人,却是身在甘泉宫西露台的供奉仙师栾心玉。
这位已经被皇帝深深信服的仙师,也不知道是真的能掐会算,预先洞察了天机。还是有自己的秘密渠道能够随时得知皇帝身体情况。反正在此时此刻,他卸去了平时的伪装,仙风道骨荡然无存,恢复了狰狞的本来面目。
“没有想到啊……是我失算了!本来配制的那些药丸,是会慢慢起作用的……看来还是调和的比例不行啊……皇帝这次到底会怎样呢?”
泼洒天地的雨势淹没了他的喃喃自语,没有人能够听的到。更不会有人了解他此时心中的懊悔。
自从在南海之外拜访高人,学得异术,更有那种珍贵的“快乐果”,掺加其成分配制成丹药后,人食用之,可以顿生飘飘欲仙之感。长久以往,形成依赖,如行尸木偶般任人控制……此天下独一无二的蛊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