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雨骤风疾

汉血丹心 流年书柬 3298 字 10个月前

“都该死啊!都该死……!现在想要取我的性命了?很好……我就让你们所有人都跟着陪葬吧!”

等到杀戮者逐渐消失,流淌的鲜血被雨水冲逝,四周重新归于黑暗的雨幕。挺立起身子握住长刀一步步走向深深巷陌间的男子,发出喃喃的咒骂。现在他无比希望,这场暴风雨来的再猛烈些吧,他想和这个世界一起毁灭!

同样的雨夜,在大汉廷尉府的秘密关押地点,显得有些漫长。残酷的折磨和拷问,已经进行了两个多时辰。而那个被如此对待的人,始终没有招供一句。

大汉廷尉韦吉也算是酷吏出身的人了。在从前的那些年里,在他手里办过的案子,几百件还是有的。酷烈的名声,那不是吹出来的,而是用无数的鲜血和尸骨堆积起来的。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狠辣,所以他才能得到御史大夫张汤的赏识,一路提拔,最终在前任廷尉暴死之后,把他扶持上了这个位置。

虽然也曾经遇到过许多硬骨头的人,但在他的手里,能挺过去的少之又少,几乎是没有。他从来不相信,这世间有真正的不怕死之人。从前的许多将军、重臣、王侯公爵,被下到廷尉府中,最终还不是乖乖儿服软?何况是普通人呢!

然而,今天遇到的这个人,却让他也没有办法了。该用的手段都用上了,一句有用的话也没有得到。廷尉大人虽然没有亲自动手,也累的够呛,坐在那里直喘粗气,他看着那个已经是体无完肤的汉子,不由自主的又问了一句。

“元召他,究竟给过你什么好处……让你能如此给他卖命?”

经受了整整两个时辰严刑逼供的赵远,用最后的力气抬起头来。遍体鳞伤,肋骨寸断,手足俱折,肌肤欲裂……即便是这样,他的脸上依然充满了桀骜不屈之气。

“你们……你们这样的人,永远也不会懂得……不会懂得侯爷心胸的……哈哈哈!多说无益,只求速死尔!”

任何血肉之躯的人,都难以忍受这样的摧残。赵远艰难的说完这句话,重新闭上眼睛,再也不发一言。

廷尉韦吉很生气,很愤怒。他非常想亲手一刀斩下头颅,看看这个人的脖颈骨到底有多硬。不过,看着这个已经坚持不了多久必死无疑的人,他又强行忍住了这种冲动,冷冷的笑了起来。

“你以为不招供,本官就没有办法了吗?想的太天真了啊……元召现在被皇帝陛下亲自下令关押,大罪在身凶多吉少。哼哼!眼看树倒猢狲散,长乐塬又能坚持多久呢……来人,把他的手指剁下来,画押!”

长夜雨漫漫,灯光逐渐灭却,不知何处才是尽头。

天下四海升平之际,长安进入多事之秋。

几乎是同时发生在这一个平常夜里的几件事,因为随后引发的壮阔波澜,注定将会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记载。

大暴雨就这样不期而至。从下午时分开始,整个长安周围直到汉中平原的辽阔地区,风雨交织,笼罩天地,似乎无止无休,没有停歇的尽头。

朝廷各有关部门准备的一些庆祝活动,因为突袭事件和暴雨,终于被迫暂时停止下来。随后,附近郡县的一些受灾情况,开始陆续的送到长安,交到少府和各有司官员手中。

这么大的雨势,使江河水迅速暴涨,初步统计的灾情,还是比较严重的。萧瑟的雨中长安,负责的官员们不敢怠慢,迅速把收集到的情况交付执守内廷的尚书常侍知道,以便于酌情上奏皇帝。

这样的雨夜,寻常的飞禽鸟雀早已经萎缩在各自的角落里瑟瑟发抖,不敢有丝毫的动弹。然而,无尽的苍穹下,却自然有搏击云雨不畏风暴的苍鹰如同利箭,从大漠草原而来。

苍鹰名海东青。它穿越云层渡过江河带来的消息,足以令人振奋不已。

就在这天夜里,养精蓄锐等待多时的大汉骑兵,终于寻得了最好的战机。英勇的汉家将士,即将吹响战斗的号角,对聚集在大漠深处的匈奴残余势力展开最后的进攻!

这次在史书上被称为“漠北战役”的决战,无疑是一次决定匈奴人命运的最重要战斗。虽然说,前面一系列的汉匈之战早已经奠定了汉朝的胜利基础,但当这一天真正来到的时候,在许多参与这次围剿战的将士心中,还是澎湃昂扬,慷慨激烈。

千里传信的海东青厉声啸鸣,穿破雨幕直入长安时,大将军卫青拔出了名剑“墨染”,锋芒直指前方。

大丈夫处世间,当以剑为画,泼墨江山,席卷敌寇,势如破竹。在他麾下,千万雄壮的大汉骑兵正马踏黄沙,刀光雪亮,横绝域外,威震八方……!

北方振奋人心的消息,扩散到整个天下,还需要稍待时日。而在长安的暴雨中,有许多平凡或伟岸,狠辣或坚强,忠烈或暴戾……多少人的命运,正在悲伤与残酷间,轮番上演。

执守未央宫尚书台的近臣常侍朱买臣,并没有把连夜收到的灾情急报去告知皇帝。因为,这位新近颇受天子倚重的人很清楚皇帝现在的动向和心情。

皇帝陛下急匆匆的退朝后,就去了漱玉宫李夫人处,并且到现在为止一直没有出来过。很明显,今夜必定会在那里歇宿了。在这样的时候,他是不会去打扰的。

不过就是发生点灾情嘛,天下本来就是如此,众生如同蝼蚁,天灾人祸,哪一年不死伤一些人呢?现在已经是有史以来最好的时代了,天下平定,外虏荡平,没有战火之苦,衣食可足,百姓还要求怎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