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三章 难辩英才与屑小

汉血丹心 流年书柬 3318 字 10个月前

这一群长安子弟在进入长安学院之前,本来都有些纨绔脾性,言语之间胡乱调侃也并不觉得是多严重的事。大汉从来不会因言治罪,就算是那位现在母仪天下的卫皇后,在早些几年也是人们口中随便谈论的对象,更何况其他呢。

进入长安学院修习的年轻人,如果只论心智才华,都是经过考核挑选的。但在个人修养品德方面,到现在为止,却还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他们在这大厅广众之下公开议论皇家私事,虽然不算犯什么忌讳,但言辞之间所透露出的下流想法,已经令旁边的许多人侧目了。

韦丰注意到了周围人的目光,不过他并不在意。哗众取宠、喜欢当众出风头,本来就是他们这样的人素来所好,更何况他最近在家里听到过自己老爹和许多人的某些议论,心中有底。眼珠转了转,他轻轻的咳嗽了一声。

“你们这些家伙,越说越下道儿了啊!小公主小小年纪,她懂得什么呢?不过倒是咱们的这位长乐侯爷,自从娶了长公主之后,好像至今还没有圆过房呢……想起来那般如花似玉的美人,也是可惜哦!”

他以轻薄的语气说出这样的话,周围有片刻的安静,一时之间并没有人立刻接上话茬。许多人的心中其实吃了一惊,不明白为什么话题会越来越往这上面引。毕竟,长乐侯元召的名声太响亮了,要拿着他的私生活调侃开玩笑,大多数人并没有这个胆子。

那角落里的少年挺直了身子,眼中露出寒意。在有些微妙的气氛中,稍微的疑惑过后,感受到韦丰目光中的暗示,几个素来以他马首是瞻的家伙心中一动,似乎联想到了什么。又开始纷纷的出言附和起来。

韦丰很是得意。以他现在的能力,虽然还没有办法在朝廷大事上涉足,但在这长安学院之中,引导一下议论的风向,从这个层面帮助老爹所属势力扩大影响力,还是可以办到的。

这位白衣潇洒的公子据案而坐在一群人的中心位置,颇有领袖群伦的风范。不过就在他打算往更深处引导这个话题的时候。几乎是毫无征兆的,他背后所靠的窗户被人气呼呼的一把推开,然后有一个装满果子的果篮没头没脑的扣在了他的头上。

这一下变故突生,谁也没有想到。那果篮之中都是些刚刚采摘的草莓浆果之类,这些从西域引进的品种在长安学院旁边的空地上种植了一大片,正是成熟的时候。等到惊怒交集的韦公子跳了起来,在旁边几人的帮助下,七手八脚的把果篮从头上除下来,虽然没有受伤,但满头满脸连同身上衣衫都已经像开了染坊一般,姹紫嫣红一片糊涂。

“你这混蛋!满嘴胡说八道什么?!侮辱我还不算,连姐姐也编排上了……今天、今天……我回宫非告诉父皇和母后,把你们这些人全家都杀头……!”

高大的树木遮蔽之下,教舍的外面显得十分清凉。在几个随从之前,一个亭亭玉立只穿了普通纱裙的少女站在那里,正气的满脸通红,用手指着他们这群人,眼里已经是泪珠盈盈。

难道这个面貌虽美却稍显稚嫩的女娃就是那位小公主……她怎么会出现在这儿的?众人有些发呆。

其实认真说起来,董仲舒这几年的日子,相比起他在那两位不听话诸侯王手下当国相的时候,过的已经算是很舒坦。现在他回想起来,壮年岁月里为了求学苦读三年不下楼不窥园的时光,如果跟在长安学院这几年的收获相比的话,却是远远不如的。

那时候他翻遍诸子百家学说,最后认为只有儒家的学术精髓才是经世致用的治国大道。遂苦心研读,试图在把这门学问发扬到极致的时候,顺便在国家大政上试用一番,也算是不辜负了他自身所负的天赋。

少年时的意气风发,中年岁月里的折节求学,官场与仕途上的沉浮起落,在这位胸藏四海学富五车的人心中,也不过是过眼云烟而已。

现在,他无比庆幸,当初在长安街头有幸亲眼目睹由那个年轻人所发动起来的民众力量。也正是因为那次所受到的触动,他开始逐渐转变自己的所思所想。再到后来,就有了他主动与元召的相识。

现在回想起来,自己当初到底是怎样被那个温和微笑的少年折服的呢……黄昏时分一盏茶的温热?还是那一杯酒的醇香?亦或是那简单的几句话?也许世间具有大智慧者,并不需要过多的说服。人间大道,默契于心,仅仅如此!

那个年轻人也就是仅仅凭着这一点,折服了许多人心。比如他董仲舒,比如冷眼看世事的主父偃。

说起主父偃,倒是有几天没有见到他了。董仲舒知道他离开长乐塬去了长安。这是一件异乎寻常的事。但他那夜去时,却并没有对老友多说什么,唯一的嘱托,好像是让他多注意一下长安学院中的风向。

董仲舒虽然并不是很了解元召在他自己体系中的一些长远策划和布置。但在这几年的交往中,他已经隐隐觉察出,此子心中的抱负,可能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董仲舒曾经在儒学先师所著书上的一句话后面涂上重重的浓墨。

“景行行止,高山仰止……!”

随着时间的推移,耳闻目睹到那个年轻人所做的所有事,他认为用这几个字来形容,恰如其分。

不过,已经隐居多年坐镇长乐塬的主父偃,他的突然离开,还是在董仲舒心中引起了很深的忧虑。没有特殊重大的事发生,这个智谋深远的老书生是不会轻易出动的。董仲舒虽然暗自猜疑,去也不会主动地去打听。直到今天,当他立足在浓密的夏日树阴里,听到教舍里传来的争论之声时,心中忽然就起了一道惊雷!

风起青萍末,玉露金蝉觉!原来如此……皇帝出巡,看似寻常,其实暗藏无数的玄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