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八章 铁甲风尘归长安

汉血丹心 流年书柬 3258 字 10个月前

不过,世事多变,元召虽然能以敏锐的视角预料到许多事。但他不是神仙,有些意外是他不能掌控的。当劫难来临的时候,也许许多曾经的愿望都会成空,宿命中的恩怨,总是难以避免……。

霍去病心满意足的牵着龙马去城外放风了。只不过当她在即将回传长安之前最后立马在高处,看了一眼草原北方的时候,她却没有想到,这是她作为将军身份在这儿停留的最后一次。龙马、名剑、长枪……令西域草原都曾经为之震颤的年轻英雄,在夕阳下的身影,也许只有大地在此刻铭记。

片刻之前,驰出龙城大营的时候,在一边想要打招呼的高丽少年看到龙马上人那双眼睛所含的不明意味,他心中一跳,连忙闪到一边躲开了。

朴永烈虽然在外人面前冷傲无比。但这世间有三人,他却俯首低眉,不敢有丝毫的不敬。除了师父元召之外,便是作为大师兄的崔弘……还有把他虐了不知道多少次的这位师姐了。

师姐的真实身份,他当然知道。唯其如此,才更加令他心存敬畏。以一个女子的身份,能够激荡风云叱咤沙场,做出那么厉害的事来,这本身就是一个传奇了。更何况,论起武功修为,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已经是加倍努力了,可还是远远的不及。

看到那一道身影远去,朴永烈不由自主的揉了揉后背,呲牙咧嘴的苦笑了一声。那儿有一道乌青,是在那天的庆功宴后,被一把连鞘的宝剑抽得。

出手的人,自然就是刚刚被他躲避开的霍去病。这位师姐最近太闲了,在听说完他在大宛城中的英雄事迹之后,竟然一时手痒,鼓动着师父说要和师弟切磋一下,看看他厉害到什么程度了。

切磋的结果,就是现在这样了……朴永烈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勤学苦练,以超越师姐为目标。如果自己连一个女子都比不过,那就太差劲了。

玄刀白衣的高丽少年近来武功大进,正是劲头十足的时刻,自然不敢松懈。他向另一个方向走去,准备继续找安静的地方去好好的磨练刀法。

有一支大约两千人的骑兵队伍从龙城东侧而过,并没有停留。朴永烈远远的看到那是汉军的旗帜,他也没有在意。自龙城以北的大片草原都在汉军的控制之下,随时有骑兵来往,并没有什么可奇怪的。

“将军!龙城大营就在左近,难道我们真的不进去补充一下给养吗?”

率领骑兵的主将身材魁梧金盔铁甲,显得十分威风。听到部下的询问,他的脸上闪过一丝冷厉的神色。

“不必在此停留!直驱雁门关……以最快的速度赶回长安!”

元召的预料一点都没有错。不久之后,他就接到了从长安传来的消息,皇帝陛下已经同意太子回长安的请求,并且指明要他也一同返回。

当然,这个消息的来源,属于极其秘密的渠道,是他在长安从很久之前就开始的布局。而要等到皇帝的旨意到来,则还需要等待些时日。

既然如此,一些事就需要提前做好安排了。虽然说西域的局势已经彻底安定。敦煌、酒泉、张掖、武威四郡的设立,在他起草奏章上报朝廷的时候,已经得到了皇帝迅速批准。几处大都护府的建设也已经展开,从中原各地抽调的几支军队,正在星夜兼程赶往西域各自的驻地。当不久之后,西域大都护府就将会正式发挥作用了。

在元召的设想中,西域这块地方并不需要太多的驻军,起码在现在不需要。西域人并不是匈奴人,他们对于财富贸易的兴趣远远大过战争和掠夺。日益繁荣昌盛的汉朝,早已经被许多来往于东西两地的商人们形容为人间的乐土。不管是精美的商品还是璀璨的文明,都在吸引着他们的目光,每一个西域人,无不以拥有一件来自汉朝的东西为荣。

既然能够以商品互换和开展贸易来展开更多的交往,那么何必需要战争呢?汉朝军队的厉害有目共睹,他们的骑兵已经可以纵横来去,草原沙漠戈壁荒滩不再是阻挡他们的障碍。与这样一个国家为敌,将会是最不明智的选择。

而只要跳下战马脱去盔甲的汉人,打起交道来,却都是彬彬有礼的,公平公正,童叟无欺。这样的汉朝人,无疑是最受西域人欢迎的。而由此也引发了无数西域人心中对于大汉、对于长安的向往。

而这种效果,正是元召想要达到的目的。西域通道的顺利打通,为下一步东西方文明的互相交汇与融合,开辟了一条便捷的通道。这条丝绸之路,在未来起到的作用,将会远远的超出它在历史上曾经承担过的使命。对于这一点,元召抱有很大的信心。

“元侯啊,既然不久之后你和太子有可能会一起回长安,那么我还是稍等几天,不必这么急着先行了。等到皇帝陛下旨意到时,我们一起启程,路上也好随时探讨请教嘛……呵呵!”

在旁边说话的自然是东方朔。自从那一晚元召在月光下吟诵出《塞上曲》这首诗以后,东方朔这几天便一直在他身边抒发感慨,闲暇的时候还经常在龙城周围观风探月,试图写出一篇同样有气势的文字来。

也怨不得东方朔不服气啊。想他也是饱读诗经学识渊博之人,在他谦和的外表下,其实有着一颗非常骄傲的心。天下文学之士,能够入得他眼底的,本来就没有几个。

如果在军政大事兵戈征伐这些方面相比较的话,东方朔对元召是很佩服的,这是不用去避讳的事实。然而,如果说起来要在文章词赋方面让他真心低头认输,那就困难得多了。

可是,即便是他心中再纠结再不服气,也不得不承认,凡是出自元召之手的文字,无一不是上乘佳作。而且经过仔细研究之后,东方朔发现,元召每次随口吟诵出的诗句,都是慷慨激昂胸襟开阔,读来令人热血激荡发人深省。

这家伙到底是个怎样的妖孽啊!东方朔实在是想不明白,此人小小年纪,也没有听说过他的师门传承,怎么就会具有这样的大能为的呢?难道这世间真的有人生而知之?他仔细的打量着元召那张已经不知道看过多少次的脸,心中的疑惑却从来都找不到答案。

元召似乎是没有注意到这位东方先生的异常,他只是笑着点点头,一副无所谓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