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 屠龙还须翻云手

汉血丹心 流年书柬 3233 字 10个月前

“那个不需要你操心。现在有更重要的事要去办。难道你不想亲自见见汉王朝的头号大敌单于羿稚邪吗?呵呵!”

暮色之中,元召的语气很随意。却没有人看到,有一丝沉重的杀气,迅速的在他的眼角隐没了。

太子刘琚一下子瞪大了眼睛,他几乎是不可置信的看着元召,确信自己没有听错后,紧张的抓着对方的胳膊低声急促的问道。

“你说什么?姐夫!匈奴单于难道没有死在杀虎岭?他、他是被活捉了吗?!”

元召微微点了点头,两个人的对话声音很低,站得远些的羽林军侍卫和大批太子宫属僚们都听不见。太子见他脚步移动,连忙紧紧跟着。走了没几步,却见元召又回过头来,脸色有些冷淡的对跟着过来的那些太子随扈摆了摆手。

“我和太子有事相商,你们就不必跟着了!”

这一帮人有些呆愣,元侯平常待人一向和气,此刻却如此严肃,让大家有些很不习惯。

“元侯,时刻保护太子安全,是吾等的职责所在,所以……?”

负责保护太子刘琚的西凤卫副统领凤九,连忙走上前来,态度恭敬,语气中却有些不情愿的样子。

元召似笑非笑的盯着他,只淡淡地说了一句。

“我要去和太子商量大事,怎么?九哥有什么高瞻远瞩的策划想要参加吗?安全……呵呵!在我的中军大帐,天下何人能够近前!”

凤九心头一跳,从元召的这句话里,他听出了其中的不同寻常,不由得苦笑着退后几步。太子刘琚早已经打了圆场,命令大家都好好回去歇着,不必在意。

站在最后面的东方朔眼神复杂的看了元召一眼,想要从他身上捕捉到某种信息。但转身大步离去的人却没有再回头。众人散去之后,只剩下这位聪明人的身影犹自站在原地,思索良久,莫衷一是……。

薄暮流淌的草原上,其实也很有几番醉人的色彩。尤其是在今天傍晚时分,长草拂动,夜风微熏,犒赏三军的酒食,让汉军大营之中很多人确实带了几许醉意。

北伐汉军大本营,已经从黄河南岸的河套草原全部搬到了龙城附近的平阔地带。龙城,这座匈奴人在南部草原最重要的军事基地,从现在开始,就成为了负责统筹前后方所有征伐事宜的大汉尚书令元召的临时坐镇之处。同时,它也成为了来自大汉疆域内的重要军事物资的中转站。

而且,因为大汉太子刘琚和东宫属僚们就在军中,在很多方面可以说是代表着朝廷和皇帝的意志,所以此地就显得更加重要起来。

匈奴单于和他的大军北逃之后,龙城这处位置险要之地,现在已经全部处于汉军的控制之下。这个方圆几百里的地方,正是扼守草原南部的咽喉地带,处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交汇口。可以说,只要把龙城牢牢的掌握在手中,以军事力量震慑四周,远及漠北西域,尽皆轻而易举。

早在长安时候,元召所预先谋划的西域草原这一盘大棋中,龙城就是一枚重要的棋子。如今既然得到了手中,他又怎么会不好好的利用呢。

流经草原上的黄河两岸,龙城与朔方三城遥相呼应,这两边的水草丰美之地,正是最为肥沃的地区。千里沃土,一旦得到正式的开发,将来不管是从军事、民生还是经济方面来说,其中蕴含的价值,将会超出想象的巨大。

请求皇帝陛下批准设立草原经济带的奏章,经过元召和太子的共同署名之后,已经派飞骑以最快的速度送回长安。这样的机会时不我待,必须趁热打铁,在彻底平灭匈奴之患之前就要做到初见成效。只有真正发挥出经济带的巨大作用,让草原上的所有民众亲眼看到其中的好处,才能迅速地安定民心,把因为战争而造成的地区创伤在最短的时间内平静下来。

相信不用几年之后,草原经济带将会与西域经济带一起,一纵一横,共同带动北部和西部的起飞,到时候有了这两架外部引擎的助力和吸引,一个超级繁盛的大汉帝国出现,将会指日可待!

这就是元召用十年准备时间,为曾经给予他恩惠的中原故土绘制的宏伟蓝图。澎湃的东海南疆,辽阔的草原沙漠,连通极西方世界的广袤西域地带……到了那个时候,它们都将在大汉王朝的意志之下,共同形成一个在历史上从来未曾出现过的超级强大东方力量!

把这样的力量握在手中,再次放眼九洲四海,无极八方……试问普天之下,有何抗手?率土之滨,谁敢不服!

在很少有人知道的元召内心深处,这才是他真正的野望!历代皇帝的功业算什么?诸侯将相的权力又算的了什么?既然因缘际会回转千年,那这苍茫大地四海八荒,但凭只手主沉浮,又有何不可呢?!

眼中所见,不过都是吾土吾民,脚下所在,皆是先祖曾经生活的家园,这种血脉相连的渊源,即便是轮回断裂了时光,也永远割舍不了!

“……当尽全力,使芸芸诸生自本朝之后不再受兵戈之苦……以我一腔热血,换得这大地人间免流离之叹……不过如此罢了!”

在流年岁月的长乐塬上,风雨如晦的夜晚,一盏昏黄灯光中,这是元召曾经平静的对那位嶙峋青袍书生疑问所做出的回答。这样的直抒胸臆,他只对身边最亲近的几个人说过这一次。当是时,满室皆感佩,天地呜咽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