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我们也要跟着去龙城……看看与单于羿稚邪的最后决战结果吗?”
在威风凛凛的大汉羽林军几百护卫的保护中,太子刘琚一脸期待的神情。那可是匈奴单于,草原之王,自从冒顿单于之后据说是最具有枭雄之姿的人!如果能亲眼看到他的败亡,那可真是太好了。
“走吧!虽然所谓的单于可汗也不过是个普通人,但好歹是草原之王嘛,这么大的名头儿,也值得我们去走一趟了。顺便让这些西域贵客们看看,匈奴单于到底是怎么死的!”
元召加重了语气,提前决定了一个王者的命运,单于羿稚邪必须死!只有他死了,那两颗重要的棋子才会发挥作用,草原族群也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被顺利降服。
不过,想要砍下这个枭雄的脑袋,显然还需要费点功夫。最起码不是那么容易就办到的。
元召猜测的没有错,黑鹰军果然遇到了最强劲的对手。跟随在单于羿稚邪身边的骑兵,才是他最嫡系的精锐。即便是在准备不及的情况下,与猝然杀到的黑鹰军对阵,竟然也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大战从天光破晓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三四个时辰的时间后,匈奴人硬是生生地守住了中军大营所在地,没有被黑鹰军撕破口子冲进来。
其实如果认真说起来的话,匈奴骑兵是早已经落了下风。因为他们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将军敢率领着麾下骑兵冲出去对黑鹰军展开主动攻击。
三万黑鹰军对阵五万匈奴骑兵,虽然还没有突破匈奴人死守住的防线,但孰强孰弱,一目了然。因此,黑鹰军在几次的冲锋中就算是造成了一定的伤亡,却仍旧不肯罢休,一次次的组织力量,想要从正面彻底的踏营而入,以面对面的作战方式,从力量和意志上绞杀匈奴人一贯以来的自大。
箭如飞蝗,血花漫天,长枪断刀,烟尘四起……这是世间最强军队之间的较量,事关性命的生死,事关战役的成败,事关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命运!
单于羿稚邪亲自上阵,追随他身边的是五千最忠诚的骑兵勇士。到了现在的地步,他仍旧没有脱身而走的打算。因为他还有最后的期盼。他派出去的那五万大军,就算是没有收服浑邪王,但得到这边大战的消息后,也一定会以最快的速度赶回来的。
再坚持一会,说不定他们就会赶到了。到时候里外夹击,黑鹰军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来自西域各国的联军战士,从来没有想到过他们有一天会追着匈奴人砍杀。看着昔日耀武扬威不可一世的那些家伙拼命的打马逃窜,连一点儿回头再战的勇气都没有,原来战场上,强弱之间的转换,竟然是如此容易。
匈奴骑兵几百年来作为侵略者,还并不习惯主动投降。很多受伤或者坠马的,仍旧想要凭借自己手中的弯刀逃得性命,然而,这谈何容易!
赤火军将士们不管他们,纵马践踏而过,自去追击逃亡的胥山王。留给招呼他们的是磨刀霍霍冲上来的西域联军。
骑兵无马,如折双腿!匈奴人自小就在马背上生存,在上面一边行军一边睡觉都可以。但如果让他们舍弃战马平地步战,那就真是难为他们了!
无数不肯投降的匈奴人就在这一轮轮围杀中死去了。西域联军手中的兵刃一旦见了血,那也是一发不可收拾。世间的凶狠与残暴,有时候都是相对来说的。无情杀戮,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绝不容情!
一直在不远处高坡地带观战的人群中,不时发出唏嘘与惊呼声。曾几何时,就算是在这些西域王公大臣们面前也是趾高气昂的匈奴骑兵,此刻竟然在自己兵马战士的刀枪下没有还手之力,成为任人宰割的对象。这种巨大反差,在很多人的心里,还有些不真实的感觉。
“太子殿下,元侯,难道没有发现?西域贵族们脸上的表情都很精彩啊!呵呵!”
名叫东方朔的中年书生虽然以文学智慧著名,但实际上他却是文武双全的人。也曾经宫门执戟殿前捧刀。这一路驱驰,虽然有些辛苦,却也算不了什么。此时此刻,亲眼得见汉军大胜的场面,心中无限感慨,泱泱华夏大国的自豪感不禁油然而生。
太子刘琚的激动比他更甚。虽然前几年他曾经随着东征军渡海作战,为大汉开疆扩土,收服过高丽三郡。但与今天的场面比起来,那些两军战斗的规模,又不可同日而语了。
“我大汉军真是太威武了!今日虽然不能与他们并肩作战,能够亲眼目睹这胜利的时刻,也算是不虚此行了……元哥儿啊!打败了这些匈奴人之后,下一步我们要怎么办呢?是要去龙城帮助长平侯攻击单于可汗本部大营吗?”
一直带着从容之色在马上观战的元召,整个过程并没有多说什么。这会儿听到他们两个人的对话,他终于淡淡的笑了笑,然后点了头。
“不错!单于羿稚邪派出来的这五万精锐,已经是他手头上的一半儿本钱了。我们在这里给他消灭掉之后,想必到时候接到消息的匈奴单于将会面无人色了吧?而黑鹰军到现在还没有传过来消息,证明龙城方向的战斗一定十分激烈。毕竟这是大单于可汗最后的精锐力量。为了减少汉军战士们的伤亡,速战速决取得最大战果,所以,赤火军将马不停蹄,直趋龙城,争取还能赶上歼灭单于羿稚邪匈奴骑兵的最后战斗。”
元召做了一个有力的手势,表达了坚定的决心。不管是太子、东方朔还是东宫属官们以及大批的羽林军护卫,到了现在,没有人再怀疑汉军即将取得本朝开国以来最大的胜利。甚至是整个中原地区对阵蛮族有史以来的最伟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