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纵虎归山两拼杀

汉血丹心 流年书柬 3348 字 10个月前

所有的心腹们都围绕在四周,等待着浑邪王的决断。良久之后,他苦恼地摘下头盔扔到地上。为了生命的万无一失,他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了。

王子和长老以及心腹的将军们都明显的松了一口气。他们传下浑邪王命令,在此地暂时安营休息。前面的路,是需要好好的商议选择一次了。

与此同时,百里之外的龙城匈奴大营接到了游骑来报,浑邪王率领着十万之众横跨半个草原,就要来到了。

国师张中行看了看单于羿稚邪的表情,他暗暗地叹了口气。心里知道,自己苦口婆心的劝说他并没有听进去。也许,最后一次有可能奋力一搏的机会已不存在了。

果然,没有出乎张中行的意料。单于羿稚邪冷冷的笑了一声,面对着大帐内所有的部落王和嫡系将军们,他只问了一句。

“致草原局势于极大困境者,该当何罪……?”

片刻的寂静过后,终于有人开始应和。

“其罪当诛!”

“杀之……杀!”

“败军之将,罪大恶极!可诛其族!”

“杀、杀、杀……!”

好肥好大的一只替罪羊!大家很快一致决定,在退兵固守北方草原之前,先把这只“替罪羊”杀了,以平息心中的怒火和沮丧。

而就在这边的草原兄弟即将兵戎相见的时候,刚刚换了主人的西部草原上,却是欢腾热闹。

雄阔的祁连山脉,几座高峰上常年积雪,当春夏太阳开始融化冰川的时候,便汇聚成了几条流淌的河流。它们从高处而下,流向草原,形成了好几处水草丰美之地。

而其中三条最大的河流,就分布在从西域至草原西部的范围之内。它们分别是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

在这个初夏的草原上,一场意义重大的会盟活动,就将要在疏勒河畔举行。雄风猎猎,旌旗招展,插遍四遍八方。来自大汉帝国的意志,即将在这里被公认和传承。

正率领麾下骑兵们往东而去的浑邪王,直到现在也还没有完全意识到,他输掉的是一场多么重要的战役。

河西战役的胜负,决定着汉匈两国的最终命运,也直接影响着历史的走向。更加重要的是,它将改变地缘治政格局,为一个东方大国影响力的无限扩大提供了先决的条件。

在漫长的历史流传进程中,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地域最广阔,而且自成体系,影响最深远的文化体系共有四个。也仅仅只有四个而已,绝对没有第五个。

各自不同的璀璨,它们就是华夏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和伊斯兰文化。

而如果从世界地理格局上来看的话,这四种古老文明汇集在一起出现过的地方,在苍穹之下,也仅仅只有一片土地。那就是被后世称为“河西走廊”的地方。也就是现在西域各国与匈奴两王势力范围联合起来的这块疆域。

以雄浑辽阔的祁连山脉为背景,东起大汉帝国的阳关、玉门关、嘉峪关一线,北至大漠,南边到达青藏高原。这一片重要的地带,在不久的将来,将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十字路口,承担起无与伦比的巨大作用。

荒原变绿洲,大漠遍地流黄金。求同而存异,丝绸美酒共欢欣。

在后世的所有东西方史书中,对由元召亲手规划蓝图的“河西走廊黄金带”的形成,都给予了极为崇高的评价。有些推崇者,甚至把这比喻为影响世界历史的最重大事件之一。

当然,现在说这一切还为时过早。除了那一双睿智的双眼和暗中手握乾坤的巨手之外,还没有人意识到这其中的巨大意义。

至于满腔悲愤的浑邪王,他就更没有这种先知先觉了。他和他手下的骑兵将士们,现在唯一的心愿,就是赶快赶到单于可汗大军驻地,兵合一处,将打一家,集合起匈奴所有最精锐的力量,狠狠地消灭掉汉军兵马。

浑邪王在这一路上都已经想好了,既然单于大军攻不克汉朝的塞上三城,那么不如劝说他掉过头来集中优势兵力,把进入西部草原的汉军屠灭。顺便再把那些见风使舵的西域诸国也顺便儿一起灭了!

依照单于羿稚邪的个性,权衡利弊之后一定会答应的。虽然有可能因为他的贪婪会对自己提出早已预料到的条件,但那也没什么。就算是把休屠王的地盘再吐出来交到单于的手里,那也比现在的局面好。

浑邪王又回头看了一眼惶惶如丧家之犬的队伍,骑兵勇士们骑在马上无精打采,部族民众拖家带口,浩浩荡荡的倒是和逃难的队伍没有什么分别。他不由自主的仰天长叹,今昔之比,令人肠断!

他的三个儿子就跟在马后,几个王子在汉军骑兵突袭营地的时候,曾经亲眼见识过他们的刀甲犀利,护卫营地的几百名留守匈奴骑兵根本就没有还手之力,就被对方消灭的一干二净。此时想起那场面,心中还留有余悸。

原来汉军残暴起来也是这么可怕!战局如此不利,草原的未来究竟会怎样呢……?

这样的阴影存在与王子们和许多部族民众的心中。在行军途中,有些情绪便免不了在心底悄悄滋生。虽然还没有人敢公开说什么,但偷偷的议论已经开始出现。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这样的得意心情,存在于王子们的记忆中。想那时候,他们是草原的主宰,纵马尽情驰骋在大地上,弯弓射猎,叱咤来去,是何等的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