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 纤云飞渡朝天阙

汉血丹心 流年书柬 3248 字 10个月前

一语既出,整个含元殿朝堂上都安静了下来。不少人都皱起了眉头,心中暗骂,搅屎棍儿什么时候都有!两军阵前情况瞬息万变,当时的具体情形如何,在这长安城中又怎么能知道呢?既然已经取得了大胜,这还没有开始嘉奖呢,倒先追究起罪责了!

义纵却丝毫也不理会同僚们那异样的目光,他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越是语不惊人死不休才越好呢!皇帝陛下内心深处对廷尉府想要的作用是什么,难道还有人比自己更清楚吗?哼哼!一群傻蛋!

皇帝刘彻的脸色略微的怔了怔,不过马上就恢复了常态。他的这一微妙变化,其余人并没有发觉,但一直用眼角余光密切注视的义纵却早已经了然于胸。他脸上的正气凛然又加重了几分,等待着皇帝的回答。

“呵呵!廷尉不必小题大做。所谓将在外,君令都可不受,自可便宜行事。大败匈奴骑兵,进入西部草原,这样的大功劳已经足以抵消一切。而且说不定……元卿是故意这样做的呢?”

皇帝的神态很轻松,他对元召抱有极大的信心,现在已经在急切的盼望着,下一次听到的捷报到底将会是怎样的大惊喜呢?

“但愿如陛下所言!廷尉府会密切关注,功是功,过是过……一定要赏罚分明才行!”

义纵见好就收。他只不过是要借这件事摆明自己的态度而已,皇帝既然这样说,就是认可了自己的忠心,这就足够了。当下回到班位中,暗自得意不提。

奉皇帝诏令,长安的庆祝和一些奖赏的准备正在开始进行。而前线战场上的形势,也在时刻发生着令人难以预料的变化。可谓是雷霆乍起,云卷风疾!

廷尉府得到的消息其实非常准确。元召并没有杀浑邪王,汉军也没有与他麾下的匈奴骑兵再发生战斗。

当西域各国陆续出动的军队从各个方向汇聚而来的时候,以汉军为主的这支联军越来越壮大。而回头瞅瞅士气低落的匈奴骑兵们,浑邪王的脸色也越来越苍白,他的一颗心彻底沉到了海底。

大势已去!现在即便他想反悔拼个你死我活,也已经是回天无力了。

以霍去病的赤火军和李敢的六千汉军骑兵为两翼护军,元召亲自统领着这支联合国军,把匈奴骑兵驱逐出西部草原的最东界限后,按照承诺,释放了浑邪王和他的部族民众。

失去了家园的匈奴人回头看了看占据他们领地的汉人和西域人,然后无可奈何的向东而去。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等到会合单于可汗的力量再次卷土重来时,必定让这里血流成河,斩尽杀绝!

西域大捷!前线飞骑势如流星,匈奴两王一亡一走,广袤的西部草原唾手而得。差不多在相同的时间里,长安得报,全城沸腾。

这样的胜利,可谓意义重大,就连普通百姓也都知道意味着什么。“河西战役”以这样完美的方式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结束,雷霆战火,一夕而平。可称得上是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

事到如今,即便是一直以来对元召怀恨在心的仇人们,也不得不由衷地承认,此人当初提出的走精兵政策,是一条多么正确的道路。

自有史记载以来,但凡是发动国战规模的战争,哪一次不需要兴师动众征兵数万甚至数十万参战的?至于后续跟进的各种辅助部队民众夫役,需要耗费的粮草辎重军备器械等,就更是数不胜数所需良多。

可以这么说,每打赢一场差不多规模的对外战争,就要耗空难以计数的库府钱粮,给国家财富造成大量的损失,同时,更会给天下百姓一次次的加重负担。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毕竟在这个时代,朝廷的财政来源,主要还是依靠土地山林的产出和百姓的赋税。因为战争而造成的财政枯竭,最终也只能落到百姓头上。

正是因此,曾经历史时空中大汉抗击匈奴的轰轰烈烈战争,耗时近三十年的时间,牺牲无数战士的生命,在终于把匈奴人彻底地赶回北方解除边境的威胁之后,也同时拖垮了国家财政。当军事上达到最鼎盛时期的时候,作为一个国家重要支柱的经济崩塌,使强盛的汉朝无可避免的快速滑向衰落!

好大喜功的皇帝刘彻虽然在后期采用了种种措施,想要挽回帝国的颓势,但终究无济于事。等到他在轮台下罪己诏的时候,他的心中究竟有没有过真诚的后悔,后人并不得知。但他对帝国走向的无奈和未央宫日落的悲凉,从那字里行间却尽可以体会的出。

那么,当星河逆转,时光重新演绎这个精彩纷呈大时代的时候,命运之神又将会如何安排?苍天会护佑大汉乎?

芸芸众生无法预知未来,包括大汉天子在内的所有天下人也并不知道,有一双巨手巧妙的改变了历史车轮行进的轨迹,在所有人还不曾察觉的时候,已经把他们悄悄的引领上了另一条不同轨道……。

对于这样的重大胜利,在立即召开的大朝会上,文武百官全体成员自然是共同对皇帝陛下表达了祝贺之意。这样的祝贺是真诚而热烈的。无论平时有怎样的政见之争,也不管有着怎样的私人仇恨,面对着事关国运昌盛的大事,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暂时搁置。

如果推算一下行程,从长安出发的太子刘琚一行人应该还没有到达西域和元召会和。那么由此可以得知,当初元召离开长安的时候,就已经预见到了今天的胜利,所以才会请求皇帝派太子在这个时候去军中的。这岂不就是古代兵法中所记载的,战争的最高境界,就在于庙算制胜吗!

“本朝的留侯张良,被高祖皇帝亲口赞誉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君臣同心,创立这大汉江山。而朕有元召……难道会弱于他们吗?哈哈哈!”

皇帝刘彻这得意的话语,是在朝会开始之前,当着几个心腹重臣的面说的。他毫不掩饰心中的振奋情绪。元召当初对他所提出的对付匈奴人的目标,正在逐渐变成现实。从此以后,双方局面将彻底扭转,平戎之期不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