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丰碑铭刻未染尘

汉血丹心 流年书柬 3323 字 10个月前

“这里面有最好的伤药,不管用什么办法,你们都要救活他!”

元召亲自配制让最钟爱的弟子带在身边的伤药,自然是这个时代最好的金疮药。也是王烈命大,在经过一番救治后,果然保住了性命。从此以后成为赤火军中又一员猛将的他,把骠骑将军的救命之恩深深地记在了心中。

几年之后,在某一次剧烈的朝堂动荡中,正是这位已经死过一次的人,用自己的生命还了这份恩情,成全了他的忠义之名!

当然,现在的霍去病还不会想到因为自己的举动,会在未来得到丰厚的回报。锐气风发的将军此刻正率领着全军在检点胜利的果实。

休屠王将近七万大军,在城中被火烧死大半,其余在被赤火军骑兵连续的冲杀和追击中,也大多已经丧命。如果认真分析一下匈奴骑兵的作战特点,就会发现,他们和草原上的狼群是一模一样的。

如果遇上比他们弱的对手,就会变得异常凶残,群起而攻之唯恐落后。但如果遇到的对手比他们更强大更厉害的话,他们一旦首战不利,马上就会军心涣散各自为逃。

以七千战意高涨的赤火军对阵被大火吓破了胆的匈奴骑兵,即便他们还有三万余众,也已经不堪一击。

残酷的追杀歼灭后,战场上终于逐渐平静下来。远近传来的只有战马的嘶鸣和偶尔几个未死去者的哀嚎。胜利来得似乎如此容易,所有将士心中都充满了豪情和喜悦。

只是,他们的将军策马在高处,看着远处的方向,神情中似乎有些沉重。

“真是可惜啊!让那休屠王逃跑了……如果能把他抓到,那就更好了!”

李望、张继等几位将军在一边高声地议论着,很是兴奋。张骞抬头看了看霍去病,低声问了一句。

“骠骑将军……可是担心……?”

“不错!我们最难打的一仗,也许马上就要来了……生死之战难以避免,这次可是要硬碰硬了呢!”

西域俗称三十六国。不过这其中除了一些实力较强的国家之外,有许多只是附庸性质的番国。而大多数更是长期屈服在匈奴人的淫威之下,服从其意志,承受其压榨。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虽然这些国家的国王们心中还是不平的多,但世间规则一切以实力说话,不服就要挨打。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汉朝旨在抗衡匈奴影响力的西征,许多国家便表现出了两面逢迎的态度。虽然他们极其渴望与富庶繁荣的汉朝展开交往,以便于得到巨大的利好。但同时,却不敢得罪匈奴人,唯恐遭受灭顶之灾。

汉朝来的军队很厉害,就连楼兰那样较为强大的国家都被灭了,有些国家自然不会不自量力的去抗拒他们。然而,自从听说西羌军在匈奴人的帮助下大败汉军剿灭三千之后,他们的态度便有些改变。尤其是得到确切消息,休屠王和浑邪王总共带领着十几万人马出草原来到了西域,所有人便都明智的选择了观望。

毕竟相比较起来,在西域所有人的心目中,匈奴人才是无敌的存在,汉朝人还不是他们的对手。

于是,前一段时间开始展开的与汉朝交往,都暂时停了下来。有一些商人们之间的活动,也被冷淡的搁置。匈奴人的残暴,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一旦他们消灭汉军之后,回头来算总账的话,那可就麻烦了。

就是基于这样的心理,这附近国家的国王们都纷纷派出最精干的人员,来到匈奴大军附近,就近观察情况,以便于随时做出反应。这些暗地里的使者,当然都带了大批的丰厚礼品,为的就是一旦匈奴人控制了局势,就马上屈膝讨好,以保证自己国家的苟全。

小国生存不易呀!有这样蛮横残暴的邻居,虽然心里又恨又怕,但也是无可奈何的事。他们当然盼望着来自汉朝的军队能够彻底的打败匈奴人,最好是能把他们从这片地域上彻底的赶走,但这是很不现实的事。起码在现在的各个国家的王心中,认为这是绝无可能的事。

至于一路行进到这里的汉军能够把休屠王的军队消灭,这样的事,更是连想都不敢想。然而,当无数赶来探听消息的西域各国使者,看到西羌王城燃起的熊熊大火和在百里之内发生的这场惊天动地大战时,无不被惊得目瞪口呆,从始至终说不出一句话来。

这样重大的消息,被急如星火的送回到各位君王手中。几乎西域三十六国的国王和大臣们在第一时间都被惊动了。

也许,这是一个重大的转折!很多人的心头莫名浮起这样的念头。一场场的朝会开始在不同的王庭召开,君王召集他的大臣和将军们,在紧张的等待确切消息,商议着下一步本国的行止。

并没有等待很长时间,详细的情况就通过不同的渠道送回了各自国家的王庭朝会上。在西羌王城附近发生的这场大战,休屠王六七万大军几乎是全军覆没,汉军大胜!

这是一场奇迹般的战争。在双方实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取得完全的胜利,这支从东方而来的骑兵部队,从此以后,便成了令所有西域人敬仰的不败神话。

当然,想要成为这样的一个神话,赤火军需要后面更加精彩的几次大战来完成。不过即便是现在,他们的马蹄再次所到之处,将再也没有人敢仰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