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神射,天下无双!李敢作为他最得意的儿子,自然从小得到李家的真传,细心培养,习得弓马骑射深髓,成长为年轻一代中的佼佼者。他这次可是踌躇满志,意在夺帅而来!
不过,很可惜,他遇到的对手是霍去病!天赋异禀的材质加上元召的悉心调教,全身披挂整齐,赤火剑梨花枪、龙马在驭的霍去病就是战场上最无敌的存在!
李敢与霍去病的对决,选取的是他最得意的挽弓骑射。他策马之间,轻舒猿臂,弓弦松处,一发三箭!正是李家的绝技“流星三赶月”。
几百步之外,三箭全部同时射中靶心。校军场上响起雷鸣般的喝彩,见者无不心服。陇西李家世代善射,果然是名不虚传!
李敢得意的打马而回,抬头看向对面的红袍小将时,本来以为其会知难而退。却没想到,他从对方脸上看到的是不屑一顾的一抹浅笑。李敢有些来气,心中暗自冷哼了一声。自己要不是看在元召的面子上,一定会出言训斥几句的。小小年纪就这么骄傲,一点儿都不知道谦虚,元召也对弟子们娇纵的太厉害了吧!
然而还没等他有所表示呢,眼前一道红色闪电掠过,那一人一马踏起烟尘,与他循着同样的路线绕过一个半圈,然后弯弓在手,一声清叱,箭去如流星,直奔箭靶方向……而后连回头看都没看,策马继续前行,经过高台之下时,竟然侧过头来,对着就站在台上观看的元召做了个鬼脸儿,然后继续回原处去了。
校军场上忽然安静下来,那负责检视箭靶的几个士卒去到跟前时,目光有些发呆,似乎是见到什么不可能的事一般。稍等片刻以后,当头的校尉直接就把箭靶扛了起来,跳上马背,几个人沿着校军场的边缘一边打马狂奔,一边大声呼喊。
“全中!全中……骠骑校尉的箭!威武……!”
已经不用听他们叫喊了,所经过的人群处不管是台上还是台下都已经看得明白,霍去病随手射出去的三支箭,不仅全中靶心,而且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这三支箭正射在李敢所发三箭的箭尾羽簇间,巨大的冲击力把那三支箭穿靶而过,霍之箭三,占据靶心!
这样的神射之技,不要说是李敢了,就算是“天下第一箭”李广好像也是力有不逮啊!李敢大吃一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可是这一切就真真切切的发生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根本就不可能弄虚作假。站在师父身边的李陵在众人喝彩声出口之前,早已经大声的叫嚷起来,和陆浚几个一起为霍去病鼓舞振奋。只不过当李陵转头看到自己二叔李敢那张转成灰色的脸时,又连忙闭上了嘴巴,他可不想回去之后挨揍呢。
元召就站在皇帝身边,脸上带着微笑,一直不动声色的看着自己弟子过关斩将、所向披靡。就连他心中也不禁为霍去病连声喝彩了。世间有一种人就是这样的逆天般存在,遇强则强,越战越勇,面对的敌人越强大,激发出的自身内在潜能就越强大。此为天纵之才!
对于卫青的这桩婚事,元召当然要随大礼祝贺。问他想要什么时,卫青支吾几句才说出自己的要求。
原来在他来长乐侯府之前,那位得到消息的平阳公主特意派管家传话给他,想要以他的名义向元召索要几套长安学院最新发行的那种纸版书。前几天,平阳公主入未央宫中的时候,在皇帝刘彻的案头上看到过一套,大为喜欢,她当场就想要搬回府中,没想到那是皇帝刚从长乐塬带回来的,还没有热乎手呢,他自己都爱惜的不行,岂能送人!
于是,心有不甘的平阳公主就把这个任务派给了即将成为自己夫君的卫青了。派人对他说,宁愿不要元召的任何贺礼,也要让他带些纸版书回来。卫青虽然没有读过多少书,但也知道这种新书的珍贵,对元召开口,怕让他为难。但这是公主头一次让他办事,又推却不得,因此免不了心下踌躇。
元召听完,惊愕过后不禁哈哈大笑。原来那位平阳公主倒是驭夫有道,这么早就开始把卫大将军驯服的服服帖帖了,这些小事吩咐的他也不敢怠慢。看到卫青有些为难的样子,元召暗自感叹这位老实人并不懂得怎么经营关系。
“元哥儿,如果实在不行,你也不要为难。我回去……。”
“小意思!几本书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一定吩咐他们特别定制一批,尽快送到平阳公主府上。呵呵!青哥就可以回去交差了。”
卫青一听,大为感激。谢过元召之后,脸色郑重的说。
“元哥儿,实不相瞒,这些书都是平阳公主要逼着我读的……我出身低下,原也正需要多长些学识的,今后还望你多多赐教呢!”
听他这样说,元召倒是对平阳公主肃然起敬。转念一想,哎呀,这一对简直就是后世“小保安逆袭女王总裁”的绝佳版本儿啊!
闲话少说,转回正事。两天之后,在长安南门之外的大校军场上,旌旗招展,三军毕集,比武选将,正式开始。
这处校军场,就在渭河的北岸,占地范围极广,总共能容纳几万人还显得很宽绰。平日里就是汉军在此排兵布阵演练的地方,一旦大军有所征伐,都是从此处誓师出发。
皇帝在大朝会上亲自定下西征大计,大汉军将要踏出玉门关对西部匈奴和一些不友善的国家开战的消息,早已经传遍了朝野内外,军民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