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负军机 卸甲戎

汉血丹心 流年书柬 3273 字 10个月前

不过,他虽然不过多提及自己的功劳,但不管是丞相公孙弘还是西凤卫大统领凤彦之都心中有数。这位飞将军在军中威望甚高,要不是凭着他不畏生死亲自统兵阻击匈奴大军正面,恐怕元、卫二人奔袭匈奴后方的大胜也不会来的如此酣畅淋漓吧!

军中无父子,难得叙私情。李敢已经将近一年没有见到过李广了。大战之后,老将鬓边白发更多了几分,略显苍老的面容上挂满了风霜之色。身上所受的伤虽然不重,但也是新旧伤痕俨然。李敢鼻子有些微微的发酸,眼眶红了起来。却被老父横眉瞪了一眼,吓得他马上停直了身子,不敢再稍做姿态。

“李将军辛苦了。河南战役大胜,匈奴人远遁,北疆前线当又可以有几年时间的安宁了。不久之后,想必当今天子必有恩旨,将军就可以回到长安了,去接受自己应得的功勋,然后好好将养一下身体啦。呵呵!”

李广纵横北疆二十年,被称为当世名将。与匈奴人交锋不下百次,在此之前一直是匈奴最为重视的汉将军。只要北疆前线一吃紧,他必定会被派遣而来支撑大局。不过从现在开始,在许多人的心中也许已经预感到,这位飞将军的时代也许即将过去。因为,有一批锋芒显露的新生力量已经开始勃发出峥嵘。

丞相公孙弘说这话,当然没有别的意思,这位老将军年纪太大了,又劳苦功高,确实应该好好歇歇了。李广心中一动,他似乎想到了什么,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黯然,然后又迅速的隐去了。

“我虽然年老,但只要国家需要,不管去任何地方,却也是无怨无悔义不容辞!丞相,言重了。”

公孙弘哈哈一笑,没有再多说。他们此行主要的目的还是元召。因此在右北平由太子代表皇帝对受伤的汉军将士们进行抚慰和奖赏之后,并没有多做停留,稍微休息过后,他们马上启程继续向北,出雁门关,经过汉匈大战的主战场时,在此进行了凭吊。随后马不停蹄,进入草原地界,两日之后,代表着大汉朝廷和皇帝意志的丞相公孙弘、太子刘琚一行人,终于来到了汉朝皇帝诏令从来没有到达过的地方,黄河之滨,河套草原。

从雁门、云中、上谷等各处汇集的将近五万大汉军队,早已经开拔到这里。河之南岸,在水之滨,扎满了连绵的军帐。战马嘶鸣,盔明甲亮,随风飘舞的猎猎军旗下,裹着雪花的凋零,英勇的汉家将士占领了这片土地,这片对汉匈两国来说都极为重要的草原,此刻被他们踩在脚下,握在掌中,从此以后再也不会被蛮族夺取。

“雄壮哉!我大汉儿郎!伟烈哉!我汉家雄风!今日踏足至此,余生死而无憾矣!”

看到对面迎接他们的阵势,大汉丞相公孙弘扑下车来,俯身于地上,感恸肺腑,涕泪长流。

发生在长安的这些事,早已经启程北去的太子刘琚一行人自然是一无所知。在大队羽林军的护卫下,浩浩荡荡的犒赏三军队伍,行不了二三日,已经进入了北国燕地。

如果没有另外那个使命的话,奉皇帝旨意亲赴前线封赏得胜之师,却是一趟最好的差事。既轻松又荣耀,还不会有什么风险,虽然在路上会受点跋涉风霜之苦,但相比起去亲眼见证一场国战的胜利,这些又算不了什么了。

长安已经远远的抛在了身后,身负的使命,却要时刻牢记,不能忘了。临行之际,皇帝亲自叮嘱的话语,这一路上要不时回想一下,慢慢的斟酌,到时候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样的语气去劝解长乐侯元召,以化解他胸中的怒气,使这次风波得到一个圆满的解决。这便是太子刘琚和丞相公孙弘所要完成的最主要任务。

丞相公孙弘久经世事,虽然知道这趟差事并不轻松,但从他脸上什么都看不出来。一路上神色自若谈笑风生,不时的给太子讲解一下沿途所经地方的一些人文传说历史典故。他本来就是博学的鸿儒出身,底蕴深厚学识渊博,这一番讲解下来,不仅太子听的津津有味儿,就连随行担任护卫任务的李敢和凤彦之,都得益非浅,深表佩服。

皇帝的命令很是急迫,他们在路上自然不敢耽搁停留,因此行程很快,当望见右北平那高大的城楼时,他们就踏入了北疆边关的范围。

骁骑将军右北平太守李广以盛大的仪式,迎接了他们的到来。这一队人马的分量可以说很重了,除了丞相公孙弘之外,刘琚毕竟是大汉太子国之储君,李广担任未央宫卫尉多年,一些规矩知道的很清楚,当然不能马虎。

李广是雁门关大战结束之后刚刚回到右北平来,在这次的大战中,由他统领的北疆汉军成功的阻挡住了十万匈奴骑兵前进的马蹄,并且把他们牢牢的拖在了雁门关前,给取得此次战役的最后胜利,创造了极为重要的战机和局面,可以说是居功甚伟。

在取得胜利的同时,汉军付出的伤亡也是巨大的。雁门关威胁解除以后,在收敛安葬牺牲将士的同时,大批的伤员被运送到右北平来,进行悉心的照顾和救治。

李广素来是爱兵如子的将军,雁门既然已无战事,因此他也跟着回到右北平,亲自监督伤员的救治,尽量以最大的努力挽救回一些重伤者的生命。

对于皇帝派出如此大的阵容来北疆前线犒军,李广心中还是感到有些惊讶的。毕竟历来战争胜利后,盛大的封赏总是要等到班师凯旋回到长安的时候才会举行的,这一次倒是有些例外。不过他随即想到,这次空前的胜利,是在大汉对匈奴战争中取得的最重大战果,未央宫中的皇帝陛下一定是欣喜若狂,也就释然了。

在将士们的迎接下,进入右北平高大城门的太子,有些新奇的看了看这座著名的雄城,这片烽火连绵百战之地,果然连吹过来的风中都带着铁血的气息,令人胸中自然而然的就生起一股金戈铁马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