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残阳血 似海深

汉血丹心 流年书柬 3288 字 10个月前

“七叔!母亲,七叔他……他怎么了?”

灵芝的声音颤抖着,话未说完,已经带了哭音。虽然她很少见过死亡,但一种无形的惊怕就这样浮上心头。

苏红云及众人随着她的手指看过去时,蓦然一惊,只见台阶下的马车上,马七依然保持着手握马缰的姿势,就那样静静地半倚在车厢边缘,眼睛还没有阖上,在往这边看着,身体却已经一动不动了。跟在最后面的陆浚连忙退后几步,跑到跟前去看,然后转过头来想要说什么,却终究低下了头,没有说出来。

灵芝见到苏红云的目光中满含悲伤,泪珠滚滚而下,她知道自己担心的事已经真实发生了。不顾有危险,她挣脱了母亲的手,又从台阶上跑了下来,奔到那马车跟前,抱住马七的手臂时,体温已去,气息皆无矣!

灵芝松开颤抖的手,她又伤心又害怕。自从懂事的时候起,总共差不多六七年时光都在颠沛流离的逃亡中度过。是马七他们兄弟几个替她们遮风挡雨,躲过无数的刀光暗剑,虽然没有血缘的情分,却已经是胜似亲人。如今骤然这么悲惨的死去,想起往日的事情,又想起可怜的小胖子马小奇,巨大的悲伤涌上心头,她不禁放声大哭起来。

长乐侯府中的人早已经来到大街上,挡在马车之后,盯着那些追过来的人,已在十几丈之外。元一伸手把马七从马车边抱了下来,众人这才看清,他身后的棉袍已经全被鲜血染红了,一支尺余长的铁箭深深地插在他背心的位置,却正是致命的要害。

沿着马车来的方向,一路淋漓的血迹延伸向远方,看来这汉子是中箭之后,强撑着一口气奔驰过两条街的距离后,直到这府门口,看着救兵出来,才放心死去的。

苏红云强忍着悲伤,伸手替马七阖上眼睛,然后扶起哭泣的灵芝,一边替她擦着眼泪一边安慰着她。元一及众人对死去的汉子肃然起敬,他一边吩咐人先把灵芝和苏夫人保护进府,连同马七的遗体抬回府中去好好安置,一边回过头来,沉下了脸色。

“都看到了吧?死人了!就在我们的侯府门口。梵雪楼和小侯爷是什么关系,就不用我多说了吧?而今竟然被人欺负到这种地步!小侯爷虽然不在长安,难道我们这些人就是吃干饭的吗?看看,看看,人家都打过来了啊,我们还等什么?抄家伙干啊!”

元家十八护卫,都是从长乐宫出身,当初是奉了窦太后的懿旨,派到元召身边来保护他的。这些年在侯府中却只是享福,并没有什么出大力的地方用到他们,本来就自觉惭愧。

养兵千日,用在一刻,了却恩怨唯有刀光见血,当就在此时!

马七本名并不可考,他与钱六、赵远、宋九、侯五几个人,在许多年前,结为兄弟,为了保护苏家母女浪迹天涯,一路逃亡到长安,最后在梵雪楼落脚,后来终于度过危机,过上了安稳的生活。

“仗义每多屠狗辈”,其实严格说起来,马七算不上是什么江湖中人,他的身手平平,从前在流云帮中,也不过是车夫的角色。但其忠心义胆,却不比任何人逊色。

这些年来,无论是他们几兄弟,还是苏夫人、灵芝,都已经和一家人没有什么区别。共同经历过颠沛流离的生死岁月,人间真情便显得格外珍贵。

当危险来临的时候,马七及时地发觉了拦路之人的来者不善,他紧紧的控住马缰绳,绷紧了身子站在马车上,凭着娴熟的驾车技巧,闯过了前面的人丛。

在一片慌乱的躲避和威吓中,马车跑出十余丈远的时候,有一种本能对危险的预感,促使他回头看了一眼,正看到有一簇寒芒从后方射来。不禁心中大惊,紧急关头来不及细想,用尽全身力气跳上车顶,右手掠过衔在口中的单刀,握住刀柄探身用力一挥,把一只射向车厢内的雕翎羽箭打落在地。

马七心中暗自后怕,幸亏自己回头看到了,要不然这只箭如果透帘而入射到车厢内,不管是伤到苏夫人还是灵芝,那自己就万死莫赎了。

马车的速度很快,他并不敢多有耽搁,一转身形就要跳下车顶重新去控住缰绳,然而就在此时,忽觉背心剧痛,如遭重击,随后一个趔趄,差点儿从车上摔下去。

马七咬住了牙关,一声不吭的就势跳到原位,用刀柄在马背上狠狠的又击打了一下,双手死死的挽住缰绳,随后朝前面开路的两人大吼了一声。

“莫回梵雪楼,左向!去长乐侯府!”

他终究是年纪长见的事情多,见到对方竟然敢如此嚣张,在长安市中公然劫人,可见一定是些背景深厚的家伙。虽然暂时闯过危险,他们必然不会就此善罢甘休。梵雪楼离得太远些,保不准途中还会发生什么意外,倒不如去到最近的长乐侯府中暂避,再做计较。

李陵和陆浚一听有道理,正走到街口,连忙打马转入另一条大街,回头看时,果然见后面那些家伙又紧追不舍的跟了上来。见前面长街尽头就是长乐侯府了,他们两人左右一分让过马车,又持剑断后。

在车厢里的苏红云和灵芝总归是女流之辈,遇到这样的情形,心中的害怕终究是避免不了的。好在她们早些年经历过无数次这样的事情,苏夫人把女儿搂在怀中,一面安慰她不要害怕,一面不停地问外面的情形。

“七哥,怎么样了?那些人还在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