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连续吟唱数遍,曲音相随,响彻漱玉宫内外,甚是悦耳动听。皇帝刘彻的头倚在李夫人一弯玉臂间,斜眼瞥了身后玉人一眼,轻轻抚摸她柔软的手掌,颌首微笑。
“这曲词说的可是卿么?呵呵!李延年这家伙倒是毫不谦虚,自己写词赞颂亲姐。”
话语中虽含了戏谑的成分,但其中的亲信之意却是显而易见。
却没有想到,李婉玉神色微动,嘴角轻轻扬起,眼神若无其事的与正在弹琴高歌的李延年对视了一下,然后话语中带了一丝娇嗔。
“陛下,快休得如此说了。妾身那里有那么好呢!更何况,人家这词中挂念的,却是另有其人哦……。”
她这柔媚之态落在皇帝刘彻眼中,他这位好色的大汉天子心中却甚是受用。不由得哈哈大笑了几声,一边握住了她的手臂,感受着那柔夷,一边嘴里却流露出不相信的语气。
“朕却是不相信,这世间除了婉卿,哪里还会有如此绝代佳人嘛!”
“陛下,臣妾绝对没有相骗,此事千真万确。这首曲子的由来,臣妾却是略知一二。前日延年出宫时候,在长安市上无意之间遇到一位绝色佳人,他一见之下为之倾心。回来之后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所以才有感而发,谱写这首词曲,今日在陛下面前这是第一次弹奏呢。”
听到她说的详细,再看抚琴的李延年那副专注深情的模样,皇帝心中不由得信了几分。不过他并没当做多大一回事,这样的事在他看来,不仅不唐突,反而可以当做一桩风流雅事来看待。当然他之所以这样想,还是因为李家姐弟正受宠幸的缘故罢了。
李婉玉察言观色,见皇帝脸上神情怡然,她便在耳边悄悄地说道:“延年自小与臣妾相依为命,至今也已经年岁渐长,却并没有遇到一个情投意合之人。难得他有倾心的女子……陛下,臣妾有一个不情之请,想要陛下成全。”
皇帝哈哈大笑着点了点头,他当然知道自己宠爱的美人想要说什么,这确实是不值一提的小事。不要说李延年长得一表人才在宫中伺候周到,眼看前途无量,就只凭了李婉玉的隆恩专宠深得圣心,不管李家看中的是谁家的女子,想要收到身边也都没有问题。
李延年听到姐姐替自己求得皇帝亲口应允,他不禁大喜过望,连忙俯身拜谢。既然有皇帝背书,如此一来,就算是为此惹下天大的祸事,他也不怕了……!
冬至无雪也无妨,温酒梨棠玉生香。
梅花不知芳华短,相思更比情丝长。
海阔天空人归后,青鸟飞鱼应成双。
为君绾却云鬓改,今日画个胭脂妆。
雁门关正烽火连城,大汉帝都长安,依然繁华平静。不过,这只是表面的现象,在一些不为人所知的地方,惊涛骇浪正在悄悄地酝酿和发生。
长安很多天没有下雪了,无论是巍巍宫阙还是民间巷陌,都不免显得寂寞。冬至到来的时候,终于开始热闹起来,许多庆祝祭祀活动在长安城内外举行着。
冬至庆祝,由来已久。在遥远的西周王朝,名叫姬旦的贤者带着他的弟弟姬奭来到洛水边,经过祭祀、占卜与“相宅”,用“土圭测景”之法测得“天下之中”,并在这片“土中”之地开始兴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级中心城市——洛邑。
而用“土圭测景”之法,姬旦、姬奭同时测量发现了一年中“日影”最长的一天,于是,孔子的偶像、伟大的政治家周公、召公兼伟大的科学家姬旦、姬奭,便把这一天定为后来延续千年的中国二十四节气之首——冬至!并把这一天作为新王朝新年的开始。
所以,冬至虽然开始进入“数九”严寒,却是阳气始生,蕴涵希望的开始,是最早定下的节气,是古时候二十四节气的第一节。
千年已过,传至大汉王朝,虽然已经没有那么隆重,但相对来说,还是一个很重要的日子。无论是宫内宫外,庆祝活动一大早就开始进行。当一些热闹的声音,越过高高的宫墙传进来的时候,名叫素汐的女子正在对镜理云鬓,细细描红妆。
建章宫后院的小楼旁,几株腊梅开的正好,只是可惜没有白雪的映衬,似乎连娇艳的色彩也消减了几分。
素汐公主轻轻把垂下的一缕青丝掠过发髻,镜子里的那张容颜,豆蔻年华,美得不可方物。心中自觉喜悦却又有着微微的落寞,纵然芳华绝代,喜欢的那人却远征天涯,已经许久没有见到了。
深宫九重,难得自由。从前的时候,还可以找得借口跟随太子刘琚偶尔出宫一次,不过,自从今年以来,皇帝对太子的学习要求日益严格,已经很少能够自由自在出宫去游玩,尤其是他这次随军出征辽东归来,取得巨大声誉的同时,也便开始承担更多的责任。不仅皇帝和东宫的那些属官、教授们看的紧,就连卫夫人也每天都叮嘱几遍,要他认真修身学习,做一个合格的储君。
在这样的情况下,素汐公主想要出宫一次自然成了奢望。她现在期盼的是,今天冬至日,如果灵芝能随着苏夫人进宫来看她就太好了。
每年的几个重要节日,她们都是会来建章宫做客的,冬至自然也不例外。卫夫人在宫中的交好并不多,素汐除了与弟、妹两人相伴外,这几年就只有灵芝这个好姐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