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是普通的汉刀,少年,是普通的少年。然而在此时此刻,这一人一刀站在那里,便显得气势非凡。
在他身后不远处那棵高大树冠上,淮南郡主刘姝静静的呆在那里,身上裹着一袭刺绣红边黑披风,那里面还带着他的温度,虽身在高处,却一点儿都不觉得冷。
从她听到竹笛声响起,心中开始涌起巨大的希望,到他杀死所有看守的人,把她救了出来,然后把她带到这树冠的顶端,让她好好待着,不要乱动,就在这儿等着一切结束后带她离开,其间也不过就过了一刻钟的时间而已。
刘姝用痴痴的目光紧紧地盯住脚下的那个身影,那影子被火光无限拉长,此刻在她的眼中,显得是那么的高大伟岸,那是世间最安全的依赖!他为了自己,就这样单身而来,面对着几百之众,他就这样以不屑一顾的语气发出了挑战。
能遇到这样的英雄为伴,此生是何其幸运!刘姝忽然想到了在楚淮之地流传的那个故事,天下无敌的西楚霸王项羽,垓下被围四面楚歌,面对着汉军的千军万马,他没有一点儿畏惧退缩。最后的那场大战,他不再是为了江山社稷皇图霸业,而只是为了那个一舞倾城送君去,拔剑自刎壮行色的女子而战!
失去了绝代红颜的盖世英雄,他不再留恋这红尘。所以他无意渡过乌江东山再起,他选择了追随而去……。
“你要战,就去战吧!如君有任何不恻,我也必定追随你而去,绝不相负……!”
同样是芳华绝代的女子喃喃自语,她相信他虽然听不到,但一定能感受到,君为我,此一战,我必为君,倾尽此生红颜,不悔不负!
树下的元召自然听不到树上人的心意,因为他的耳中现在已经被杀声灌满。听到他那么嚣张的挑战,所有人都愤怒了!身为修武之人,是可忍,孰不可忍!?
不管是青瓦山庄的弟子还是来自中原的九州隐门中人,所有人的战意在这一刻达到了姐姐。即便是没有从前的仇恨,只为了今晚,他们也要把眼前这个人乱刃分尸,方泄心头之恨!
此刻,明月在天,皓皓千里,王险城中的黑鹰军正在收拾残局。大同江上的楼船汉军,也已经帮着剿灭了全部敌人。大海另一边的汉家皇都长安城内,皇帝刘彻正在满怀兴奋地翻阅最新捷报。遥远的雁门关外,匈奴骑兵正在策划着明天发动更加猛烈的进攻……。
云头山青瓦山庄内,元召手中汉刀,面对着翻滚如潮的杀机汹涌,星月之下,劈出了第一刀!
当悠扬的笛音开始响起的时候,在山间寂静的夜里听得格外清晰。许多人刚开始并未明白过来这意味着什么,反而有些从来没有听到过这种乐音的人感觉很悦耳,他们有些奇怪,什么时候云头山上有人会吹奏出这样的曲调来了。
那些粗豪武莽之辈当然更不管这些,依然在高谈阔论中。然而几个呼吸之后,那悠扬平缓的音调突然就变了,开始激昂裂云,渐渐充满了杀伐之声。
片刻的奇怪与惊愕之后,有些心智较深的人心中已经察觉到了不妥之处,他们停止了议论,开始寻找声音的来源,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在同伴的惊异中停下了说话,大厅中的嘈杂与喧嚣终于渐渐安静下来。
笛音穿过月光,也穿透了黑暗,传到被囚者的房间时,在角落里正一遍遍试图挣脱手上绳索的女子停止了徒劳的动作,她的身子在一刹那间变得僵硬,然后又蓦然放松了下来,黑夜中瞪大的眼睛里涌出了泪珠,嘴唇颤抖着喃喃自语,连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说些什么,在这一刻,悲喜交集,或许是最贴切的感觉。
这样熟悉的音律,在这世间,她知道只有一个人能吹奏的这么好听……他终于还是来了,舍弃了一切,只为了不负自己一个人。郎情如此,无论结果怎样,即便就此死去,也不枉了!
《沙场秋点兵》的曲调,其实并不适合于自己现在的心境,不过,元召还是随口吹奏了出来。他本来应该来一曲《侠客行》的,后来想了想,那样也显得有些太装逼了,会不会遭雷劈?虽然这大冬天的不会打雷,但还是算了吧。
然而,即便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这样的大侠客,见到他今夜此后的所作所为,恐怕也会退避三舍,自愧不如的。
青瓦山庄的选址建设,都曾经煞费苦心。在云头山南坡的这片绝佳地带,树木葱茏,清泉流水,依照山势而建,从山脚一直到这半山坡,都是层层的统一式样的建筑。最兴盛时,三千弟子在此修炼,玄刀神之威名传播远近,无人敢擅自在这儿生事。
今夜也许它劫数已到,明日之后,这一片青山绿水将成为鬼蜮。在很多年后流传的许多传说中,每到午夜时分,远近都会看到这山上鬼火点点,听到冤魂号哭,没有人再敢到这片已成废墟的山庄中来……。
在原先的布置中,从山脚到此处共有十几处防守地点,百余名巡守者,他们会严密的监视着周围动静,一有风吹草动,便立即示警,或者是启动那些早已设置好的机关,杀敌毙命。
可是很奇怪,这百余名分守各处的高手,没有一个人能够传出警报,便无声无息地死去了。至于那些杀人机关,就更是成了无用之物。仿佛是有一阵风,带着足以毙命的气息,无声的掠过,有秩序的一一夺去了这些生命。
只是当鲜血如同暗夜花朵开放时,每个死去的人眼眸中都曾经闪过那道带走他们生命的残影,似乎只是幻觉,又显得那么真实,虚幻的像是看到了鬼魅,真实的疼痛到了极致……!
最后聚集了所有人的这座大厅外,是宽阔的庭院,这本来是山坡上一处平缓地带,后来便改造成了演武场,所有青瓦山庄的弟子们对这里无比熟悉,因为这里曾经是他们习练武艺流血流汗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