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毕其功 于一役

汉血丹心 流年书柬 3328 字 10个月前

在这封奏章里,元召已经明确的表达了自己对真番归属的想法,那就是彻底的划归汉域。请皇帝和朝廷在最短的时间内制定出制度,划出所属郡县,派遣官员前来接收安抚民众。

今夜潜伏在此准备夺城的兵马有五千人,除去黑鹰军之外,荀羽那四千多汉军也已经都配备了战马。这些马匹,是来自上次的那支匈奴骑兵队伍,人被活埋了,战马当然不能浪费,这些可都是草原上的烈马,正好用来装备荀羽的步卒。

看着部下一色的高头大马,左将军荀羽就别提多兴奋了,加入黑鹰军的想法便更加强烈。此时他心中暗下决心,待会儿进城的时候一定要好好表现,绝不能逊色了黑鹰军将士半分。

当元召把竹笛的最后一个音孔掏完时,他手上的动作微微停了一下。片刻之后,有一个人影蓦然出现在了他的身边。看得出此人是极速奔来的,神情间带了焦急之色。元召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元侯,楼船上出了点儿状况,就在刚才,有大批来历不明的高手夜袭,把郡主掳走了!”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在淮南王刘安身边寸步不离的韦陀,见到元召后,客套话来不及说,直接就告诉了他这个消息。

元召心中一惊,他忽然有一种预感,这应该是那些找自己寻仇的人做的。

“怎会如此!那些人说过什么没有?”

“来的都是些高手,我为了保护王爷安全,与十几个人缠斗,分不得身,却没想到他们会把郡主捉走。临走时他们留下了话来,王爷命我立刻来找你,让你想办法救回郡主。”

韦陀边说着,边伸手递过来一块布条,只见上面写着一句话“想要救人,让元召亲自来青瓦山庄!”

自己的预感没有错,果然是那些人阴魂不散,自己有心放过他们一马,却没想到,他们竟然把主意打到了刘姝身上!

龙有逆鳞,触之则死!所有身边亲近之人的安危,就是元召的不能触碰之处。既然如此,他便不再容情。

“回去保护王爷吧。顺便告诉他,郡主自会安然无恙的归来!”

一刀逼退劫杀者,打马回到黑鹰军驻地的元召,并没有把刚才的事放在心上。他现在需要重视的是,刚从王险城中传递回来的一条最新消息。

计划中的行动时机已经定下,就选在明天晚上的宫中宴会上。到时候四大家族和卫离人王子早就联络好的人,会在宫中突然发难,劫持卫王。同时,会打开王险城南大门,到时候举火为号,希望汉军能够及时接应。

元召卷起来那张写满字的布条,满意的笑了,一切都按照他的想法在进行着。如果行动顺利的话,后天早晨,汉军的大旗就将在王险城城头上飘扬了。

虽然其中的变数,不可不防。但元召在心中早已预定了胜利。事到如今,他将要考虑的不再是怎样去与守城军队作战,而是怎样在最短的时间内收服民心,迅速的把局势稳定下来,以便于为下一步把这三千里地山河划归到大汉疆域内,提前打好基础。

征讨胜利以后,把真番之地归于大汉,这是早在元召离开长安之前,就与皇帝陛下定下的国策。这块域外之地,与其等到后来带给中原无数麻烦,还不如现在就把它掌握在手中,按照自己的方法,好好的改造掌控起来。元召很有把握,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民众,彻彻底底的改造成汉人,让他们从此以后成为大汉帝国的助力,而不再是累赘。

元召终于对全体汉军下达了备战的命令,这当中既包括黑鹰军,也包括荀羽率领的四千汉军步卒。所有人听到这个消息,自然尽皆振奋。这么顺利的就要攻陷敌国王城了,连同离开长安时候开始算起,现在也不过一个月的时间,这不能不算是一个奇迹。

将士们自然没有元召想的多,在他们的心里,只要能打胜仗就行了,朝堂上的那些事,不是他们需要去考虑的。这次征伐真番,只要再拿下王险城,那可就是灭国之功,封赏什么的自然是少不了的。最主要的是一种荣誉感,这么难得的大胜利,日后说起来,曾经参与其中,与有荣焉。

有赵远率领着“玄机”精锐人员在王险城内运筹,元召非常放心。即便是有什么别的变数,他相信他们也一定能够克服的。曾经经过自己亲手培养的这支精英队伍,如果连这一点儿都做不好,那他自己只能承认自己输。

不过,这样的情况是不会发生的。元召笑眯眯的看着夜色中王险城的方向,很期待那里即将进行的精彩大剧。

王险城内外的气氛还是很紧张的。一些乱七八糟的谣言在城里到处流传,那些普通的民众在这样的氛围中,也都已经明白了自己现在的处境。

汉军就要打来了!那支战无不胜的黑鹰军据说已经离城不到五十里了。未来的命运究竟会怎样,这些王城中的居民,心里都没有底。不过那些传言,还是很让人安心的。汉朝军队从来不会乱杀无辜的民众,他们的敌人,是作威作福顽固不化的卫王和他手下的贵族大臣们。

不光是普通民众,一些城中上层人士的心里也有很多慌恐,卫王的军队到底能不能打败即将到来的汉军呢?谁的心里也没有底。

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中,卫王在景阳宫中召集了一次盛大的宴会,为将到来的大战打气。被召集而来的人包括一些军中将军、朝廷大臣、还有一些王室贵族等。为了应对危机,卫王打算做出一定的牺牲,该封赏的封赏,该鼓励的鼓励,总而言之,为了消灭来侵犯的汉军,钱财官爵他已经都不在乎,只要能继续维护他的统治就行。

该来的人都来了,就连据说已经卧病的国相崔明贞也抱病前来,坐在自己的席位上,虽然脸色有些不太好,但也勉强支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