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踏江山 蛟龙变

汉血丹心 流年书柬 3408 字 10个月前

“呵呵,都是些打了胜仗就骄傲的没边儿的家伙。唉,说起来跑这么远的路来打仗,总是要收些好处的。尤其是那些被我忽悠来的诸侯王们,不让他们看到巨大的利益,会失望的。聂叔,可曾探听明白,真番国这三千里土地上,都有些什么好东西呢?现在没事儿,我们不妨提前研究研究嘛……。”

微弱的亮光下,聂壹看着对面少年那熟悉的脸,一如他们八年前初见时的样子。他的心情,在这一刻平静而安稳。

“元哥儿,真番虽然国力疲乏,不过要说起好东西嘛,倒也还是颇有一些的……平其地,灭其国,用其财!就看元哥儿你的本事了!哈哈哈!”

暮烟四合,夜色笼罩了大地,一弯上弦月清冷的挂在半空,远近的山川原野逐渐宁静。几百里外辽阔的海面上,巨大的楼船正调整了方向,准备转航进入大同江。

当一艘船将要沉没的时候,最先警觉的不是这艘船的主人,而是船舱里的老鼠。同样的道理,当一个国家面临着巨大危机的时候,嗅到败亡气息的,不是久处深宫中的王上贵族们,而是寻常的底层小人物。

从海的那边来的这些楼船太巨大了,它们就在视力所及范围内,劈波斩浪而行。那种巍峨与高大的压迫感,使在海边劳作的渔民们心中涌起深深的恐惧。他们纷纷抛弃了破旧的渔船,扔掉了捕鱼的家伙,逃回家里关上门躲了起来,暗暗祈祷着战争的灾祸不要降临到自己头上。

这三千里山河的国土上,唯一显得繁华的城市里,景阳宫的灯火辉煌之外,有一些交易、谋划、权衡、抉择在帷幕之间进行着。有一些从不同渠道得知某些消息的人,为了身家性命,也为了子孙后代的安全,开始安排着后路。

在少部分侥幸从黑鹰军手下逃得性命,而拼命地向王险城方向逃来报告消息的真番士卒还没有到达之前,卫王对此还一无所知。

有一支肩负着让大汉龙腾四海使命的军队,已经深深的进入了真番国的腹地,这是一条真正的战龙,此刻它正在收起鳞爪,闭目养神,静静等待着黎明的到来。

星辰挂满天幕,寒气充塞山岭上下,清冷的深夜在一点点的过去,甘云岭上的所有汉军士卒虽然身上冻得瑟瑟发抖,但每一个人都眼睛发亮热血沸腾,把手中的刀剑擦了一遍又一遍。他们瞪大了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远处的那个地方,有一个信号将在那个方向深沉的夜色中发起,那就是他们盼望已久的援军发起的冲锋!

甘云岭,这个注定载入史册的地方,在天色将明欲暗之际,会有一个奇迹发生。千骑破万,风云雷荡,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汉刀染血,马蹄飒沓,风卷云集,过尽千山,马不停歇的驰骋,黑鹰军将士们虽然依旧精神振奋,但身体的疲乏,终究还是避免不了的。为了保证供应,在离开楼船登岸时,每个人的行军革囊中都尽可量的带足了食物。不过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带着的东西并没有用上,因为有人早已替他们准备好了一切。

真番地界上多山岭,虽然没有什么名山大川,但一些低矮的山丘,却随处可见。他们暂时驻扎的这座小镇,就位于几座山丘之下,可以看出这是一座平时交易商品的场所,但现在已经空空荡荡。

当看到一个身材微胖面目显得有些粗糙的四十岁左右商贾打扮之人,在几个精干汉子的簇拥下,站在那儿微笑着迎接他们的时候,所有的黑鹰军将士,都看到了元召脸上最真挚的笑意。

征东大将军跳下马来,紧走几步,上前亲热的挽住了那人的胳膊,这对于见惯了元召素来万事平淡不奇的所有人来说,是很罕见的事。

“聂叔,你怎么亲自来了?这些事让他们来做就好,你年纪渐大,这苦寒之地,却是要保重身体要紧!”语气真诚,发自内心。

名叫聂壹的男子在这异国他乡的土地上,见到元召显得有些略微的激动。时至今日,燕北聂家早已富可敌国,坐拥江北塞外的大部分商品交易市场,名声冠于内外。作为聂家的掌舵者,他之所以不辞辛苦,亲自从辽东之地到真番国而来,拳拳之意,只不过是为了报答眼前这一人而已。

“哈哈哈!小侯爷放心,这点儿辛苦算的了什么!这次听到你拜将东征的消息,我心中的欢喜却是比什么时候都多啊。既然有用的到聂家的地方,又怎么能不全力相助,以求万无一失呢?真番小国,又怎么挡得住我大汉军威的雷霆一击!如此盛事,岂能错过?所以我就赶来看看热闹了嘛。”

聂壹神情欢畅,说得轻松。他已经一年多没有见到元召了,心中十分挂念。前一段时间本来接到元召的传信,说是计划在今年冬天的时候于长安一聚,他当时十分高兴,安排好了全部家中事就要南下的时候,却又接到了元召派人送来的第二封信。

当见到送信者是崔弘和他领着的几十个人时,聂壹早已经猜到了这其中的不同寻常。果然,看完元召亲笔所书后,他对自己即将要承担的任务了然于胸。

聂壹没有丝毫的犹豫,马上就按照元召的托付安排起来。不要说是聂家发展到今天全靠了元召的助力,即便不为了这些,只为了当年的那份肝胆相救之情,在聂壹的心中,虽为之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聂家庞大的商业渠道,是一股不容忽视的暗中力量。这一次元召征伐真番,打算稍微的借用一下。他派崔弘带着那几十个精明之辈前来,就是想让他们在聂壹的帮助下,从辽东先行潜入真番国内,好提前对一些信息打探明白的。

在世间人还认为商贾是小道的时候,元召早已经深深地认识过这种力量的可怕。有很多时候,征服敌国,军事和战争并不是唯一的手段,文化和经济的力量同样的重要。有许多例子可以证明,只凭着后面这两点,也足以颠覆一个王朝。

现在大汉的文化和经济对邻国的影响力,虽然还达不到那样的高度,但元召并不着急,他深信,随着大汉的繁荣发展,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样的事,总有一天会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