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青史铭刻最深处

汉血丹心 流年书柬 3348 字 10个月前

“长乐侯,你说这些,又与禁弩之议有什么关系呢?哼!管子商君这些先贤说过,天子之道,所谓牧民,天底下的民众,就如同是羊群,需要朝廷以法牧之。要让更加他们温顺听话,就不能让他们长出犄角,武器弓弩之属,就是他们的犄角了。陛下,在微臣看来,不仅弓弩要禁止私人持有,就连刀剑之类也要好好的加以限制才行啊!”

旁边一人傲然站起身来,冷冷地看着元召,打断了他的话。却不是别人,正是御史大夫张汤也。

元召轻蔑的瞟了一眼这位政敌,从刚刚踏上大汉的朝堂开始起,这家伙就开始和自己作对,双方的矛盾由来已久。他一有机会就找茬,虽然已经吃过几次大亏,却还是越战越勇,也算是一个狠角色了。

“张汤大人是以擅长大汉律法而闻名的,却没有想到,说出的话来却如此愚蠢,简直是食古不化,令人可笑!”元召对敌人向来毫不客气,不管是政敌还是杀场的敌人,从不手软。

两人已经是老对手了,彼此之间的地位都差不多,相互间的冷嘲热讽,也都已经习惯。张汤听他反唇相讥,并不生气,只是哈哈大笑几声。

“哈哈!元召,那你倒是说出令人信服的道理来呀?只说一些空泛的大话,又有何用?禁弩之议,是令天下安稳的大计,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哼!怎么,难道你忘了自己身上的伤是怎么回事吗?”

张汤鼻子里冷哼了一声,别人不知道前些日子发生的事,他却早已听廷尉杜周对他详细的说过。对元召受重伤差点儿送命,幸灾乐祸了好长时间。

听到他的嘲讽,元召并不在意,他只是淡淡的笑了笑。

“好,既然如此,远的就不去说了,那我们就说近的。我想,秦朝是如何的强大,大家都不会忘了吧?始皇帝兼并天下,一统六国,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王朝后,为了千秋万世的基业,以无比暴横的手段,废王道,重刑罚,灭仁义,杀豪杰,焚书坑儒,禁止私兵,聚天下九州之铁,熔铸为鼎,以防止天下人以兵甲为乱。可是后来呢?不过短短的几十年时间,法令不行,盗贼遍地,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最先揭竿而起灭亡秦朝者,难道还用得着刀剑甲兵吗!”

司马迁手中记录的笔都激动的在发抖,大汉未央宫含元殿内,有堂堂正正之音,振聋发聩,铭刻青史!

平津侯公孙弘蹉跎大半生,在这么大的年纪终于登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那个宝座,本来是踌躇满志,想有一番大作为的。可是自从拜相之后,他才知道,在当今天子面前做个合格的丞相,是多么的难。

不要说想做个权臣了,就是想完全履行大汉丞相该有的职责,都是束手束脚限制颇多。刚开始他心中还是有些不平之气的,丞相的权力竟然会受到一些新设部门的制约,这根本就不符合高祖皇帝设立的朝廷制度嘛!

他也曾经暗中有过抗争,但在经过了许多事情以后,公孙弘终于看懂了当今天子的心思,皇帝是想要打破陈规,皇权集中,不容染指,欲成就一番大业。于是,久经世事的公孙弘及时改变了策略,迅速转变角色,成为一个事事迎合皇帝的循规蹈距之臣。

通过他的暗中观察,皇帝陛下果然对他态度的改变非常满意,不仅对他变得和颜悦色,一些丰厚的赏赐也随之而至。公孙弘知道,自己猜对了,“尊其位而减其权,富贵操于天子之手中”,这就是他当初得以先拜相后封侯的原因。

其实做个富贵的太平丞相也是不错的,公孙弘常常这样安慰自己。他早些年饱经沧桑的阅历,使他对这样的事,倒是非常看得开。其实,在原先的历史上,也正是因为他的这一心态,才得以在丞相之位上善终,死后还得享安荣。

而他以后的那些丞相,就没有他这么幸运了,在汉武皇帝叱诧风云的几十年岁月里,竟然走马灯一般的换了十多位丞相,而且大多数都没有得到好下场。到了后来,丞相不仅没有什么权力,而且作为名义上的百官之首,在很多时候,反而成了代替皇帝承受失误罪名的替罪羊。大汉丞相,几乎已经成了死亡的代名词!

这就难怪后来因为无人愿意担任这一职务,皇帝强行宣布少为宫中侍卫,积军功封侯,七次拜将军出击匈奴的公孙贺为丞相时,这样一位驰骋疆场的宿将竟然惊呆了。当侍者把相印捧到他面前时,他都毫无察觉,直到冰冷的丞相大印放到他手上,他才如梦方醒惊的连连后退,不肯接受。见皇帝不肯答应,他竟然扑通跪倒在地,泪水横流,不住地磕头,请求皇帝另选他人,否则他就长跪不起。皇帝刘彻却并不管他,一言不发,自己拂袖而去。

面对匈奴铁骑都没有皱过一下眉头的这位重臣,万般无奈,捧着相印走出大殿的门口后,仰天长叹:“我从此就完蛋了!”

他的预感一点儿都没有错。果然,没过两三年,公孙贺便因为儿子犯罪受到株连,被夷灭了三族。丞相大位变成这样令人可怕的一个官职,也算是历朝历代的奇葩了。

公孙弘今天在朝会上附带提出的禁止民间持弓弩的建议,其实也算是一次揣摩圣意。不管怎么说起来,这都是对朝廷统治有利的事,他相信,一定会得以实行的。

然而,满朝唯唯,却有一人谔谔!面对皇帝的询问,大汉尚书令、长乐侯元召站了起来,走到了大殿正中。今天,在这样的场合下,有一些话,他想说。在大汉王朝即将要开始奋激四海,威震八荒的前夜,有一些事,他想要正本清源,为后世开启一个正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