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英武飞扬逆征尘

汉血丹心 流年书柬 3333 字 10个月前

不过,能不正面发生厮杀,还是要尽量避免的,把使团中的所有人都安全的带回去,这是师父交给她和五十黑鹰勇士的任务。

她用手抚摸着红雪柔软的鬃毛,心中的喜悦怎么藏都藏不住。如果说她此行最大的收获是什么,那就是得到这匹天山龙马了。它是如此神俊英武,气宇非凡。这一路上,大汉使团中的每一个人,都来赞叹了一遍。

“回去后送给师父,他会不会很高兴呢?世间能入他眼中的东西不多,希望这马,他会喜欢……。”

每当想到这些,霍去病就又变成了小冰儿,她的心中感到有些甜蜜,满是风沙的脸上,便有些看不清的红晕。

回程按原路返回,大汉使团经过沿途邦国时,便不再入城,只是穿境而过,人人归心似箭,不作过多的停留。

匈奴骑兵势力范围内的那段草原和沙漠交集地带,自然还不能经过。要说是只凭着五十黑鹰军的力量,就想保护着使团闯过匈奴领地,那是不可能的事。他们需要转一段远路,折而向南,通过楼兰边界之后,去到大江的发源地,在那儿,将有元十三率领的船队接应他们顺流而下,从水路回转汉境。

而楼兰国就正挡在这段行程上。早已经从某些渠道知道汉使要经过此地的楼兰王,披上了他的黄金铠甲,集合起了手下一千亲卫军,纵马出城,拦住了大汉使团的去路。

楼兰王是个喜欢冒险,喜欢刺激,喜欢杀人,喜欢挑战世间一切规矩的人。不管是汉朝还是匈奴,这两个最强大的邻居,对于他的野心来说,都只是索取供养的地方。

匈奴与楼兰隔着一片沙漠,他们的铁骑轻易踏不到到楼兰的土地,因此两者之间,是一种互通有无的关系,匈奴需要楼兰的货物补给。

而楼兰与大汉的关系就不同了。大汉太辽阔了,遥远的西部,驻军很少。因此,那些边民村寨以及几个附属小邦国,就成了楼兰人纵马剽掠的好地方,这片地域的人,无不深受其苦。

楼兰王最喜欢的事,就是亲自出去做强盗,抢劫杀戮,真是大快特快身心的事。

这次的消息使他很恼怒,听说汉朝的使团,带了大批的中原精美商品,走访诸国加以馈赠,偏偏就绕过了楼兰。汉朝人这是想干什么?他们什么意思?竟然如此轻视楼兰国!

气恼与愤怒,使楼兰王做出了一个决定,他派出大批暗探,去严密追踪大汉使团的消息,随时回报他们的行踪。

而今天,他终于听到了自己最想听到的事,大汉使团去转了一圈儿又回来了,正从楼兰边界经过,行囊沉重,装了几十车的金珠财物,看样子是又想绕过楼兰回汉朝。

楼兰王跨上战马,放下了黄金面罩,把长刀一指,手下一千彪悍健儿紧紧跟随,呼啸而去。

“杀光汉人!抢光他们的财物!让他们所有人都知道,这片地域的王者,是我楼兰!”

朔风渐起落飞花,玉门折柳,寒露蒹葭。

流云飒沓轻策马,负剑引弓,望断天涯。

岁月无声一刹那,瀚海黄沙,红颜黑发。

斜阳薄暮烬晚霞,清音羌笛,散入谁家。

血染征袍诛王霸,战龙在野,疆场叱咤。

万里山河美如画,与君携手,天高地大。

世间要说最宝贵的,还是人的性命,和性命的代价比起来,十匹汗血宝马不算多。因此,大宛王没有任何犹豫就答应了下来。他的心中虽然充满了恨意和屈辱,但那座血淋淋的“京观”,让他犹豫了好几次的某种心思,终于还是又硬生生的压了下去。

清冽的风从西北的天山吹来,草原上铺了薄薄的一层初雪,还未曾干涸的鲜血,浸染白雪,在阳光之下,显得晶莹剔透。

“友好”远送大汉使团到了大宛国边界的青桓和他的手下贵族们,看着那一行人耀武扬威的从容远去,心中五味杂陈。

后面紧紧跟着的自家军队终于乱哄哄的拥了过来,把大宛王重重保护,只有在这个时候,一路胆战心惊的人们,才终于安定下来。

大汉!你们欺人太甚!大宛国与你们势不两立!愤怒的情绪终于得到爆发,所有人都开始愤怒的咒骂。

“快看!王上……你们快看!天马!那是天马啊!”

不知道是谁的眼尖,最先发现后惊叫出来。正在愤怒的人群怀着惊愕的心情抬头去看时,只见在就快要看不见的地方,映着东方的朝霞,一匹疾如闪电的骏马,正朝着在高坡上静静等待的那人影奔去。

虽然看的不是很真切,但依稀可以辨出,那个人正是离去的汉军校尉。一人一马,神态亲密,盘桓片刻,然后从视野中消失不见了。

“那、那是我们的天山龙马!万马之王啊……!”

“不错,千真万确!那就是龙马,它怎么会跟汉人走了?这、这……?”

天山龙马,行踪少现人间,能够得到此马者,当为西域之王!这是一个古老的传说,虽然不知道从何而起,却是尽人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