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修为达到一定程度的至高武者,才能真正知道,与超出人间认知的武学修为持有者相比,这中间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中间隔山海,云雾几千重,惊鸿掠影,难以望其项背!
所以,在看似不动声色的表情下,素称铁拳无敌的韦陀,与元召拱手为礼时,心底掠过的是深深的戒惧。
淮南王携着元召的手臂一直来到大厅,分宾主落座。元召神态从容,他之所以在长安城耽误了这么久没有回长乐塬,就是因为有许多心态转变的诸侯王来详询西域之事。
形势比人强,如果不想被皇帝抓住把柄,趁机打击,就要好好的顺从他的意志,按照他话中的意思去办,也许还可以有一些转机。这是某些见机行事心思灵敏的王爷们琢磨出来的意味。
已经有十几家诸侯投诚了。遵照皇帝的暗示,分别见过了元召,达成了某些暂时不能宣之于外的协议。那些传言中的事,都是事实。
而今天,淮南王刘安,这位实力最大的诸侯,也终于找上门来。他想真真切切的了解一下,开通西域,到底有些什么好处。
都是聪明人,说话不必拐弯抹角。几句寒暄过后,话入正题。听刘安问起西域事宜,元召没有隐瞒什么,虽然知道这位淮南王深藏的心思,但他还是详细的把打通西域之路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好处,都对他认真的解说了一遍。
淮南王听的很仔细,有所存疑之处,他都会问个明白。等到元召大略说完,敬请饮茶的功夫,他轻轻的赞叹了一声。
“这真是前人从未有过的壮举啊!如果这条联系中外通道真的打通,这可是利在千秋的大功劳。本王十分佩服。只是听元侯所言,本王有些心中不解,西域各国甚至再往西那些地方的风情景致市井繁华,在你口中描绘的如此详细,你这么小的年纪,又是从哪里知道的呢?”
刘安紧紧盯着元召的双眸,想从中发现什么秘密。他经史子集、医卜星相无所不精,自信面前人心底所思所想,很难逃过他的眼睛。
可是,他发现元召很平静,对自己的突然发问,内心甚至毫无波动。
“王爷,这些事你根本就不用细问。因为世事本就缥缈,你所认知的不一定就是真实,而你意想不到的,往往反而是真相。其实,我对王爷已经深知很久了,你最想要的是什么,我们都心知肚明。今日既然承蒙盛情邀请来到王府,元召不愿弄那些玄虚。我有一句衷心之言相赠,听与不听,也只在王爷一念之间尔。”
听到他说话如此坦诚,刘安坐直了身子,他预感到接下来听到的话,也许对淮南的未来非常重要。
就在雕梁画栋的大厅转角处,山水屏风后,早已在此偷听了半天的女子站起身来,悄悄从一角向外看去,有风掠过,拂动鬓云扰乱,容颜似雪,一抹倾城。
凄风冷雨,宫殿深重。长乐宫门前碧树落叶满地,碎花凋零。
天下诸侯,朝觐长安,最后一次来拜见了长乐宫主人。窦太后病重的消息,终于传出了宫外。这位曾经看护江山的老人,生命如同风中残叶,即将走到尽头。
本来怀了满肚子的怨气和不甘心,希望在老祖宗面前再争执一次的诸侯王们,看到斜倚在锦榻上,面色平静依然的窦太后,积威之下,心中还是有些惴惴不安的。
觐见过程中,她只说了一句话,就堵住了所有人的奢望。
“各安本分,可守富贵。”
随后就挥了挥手,帷幕垂落,隐于九重。忠心耿耿的总管侍卫礼送所有人出门。“推恩令”就此已成定局。
三日后,听到消息的齐国刘广等七八位各诸侯公子为首,联合所有诸王公子们,一起上表未央宫皇帝陛下,就“推恩令”一事,感恩戴德,表达了最真挚的感激和拥护支持。
之后,梁王上书,表示愿意献出封地内的一座铁矿山,以供朝廷统一调度使用。都江王、邹邑王、蜀王等素来对朝廷畏服的诸侯也表示了相同的意思。更有传闻说,已经有不下十五六家王爷们遵从皇帝命令,秘密的会见过了尚书令元召,至于具体商谈了些什么,当然无人知道。
所有这些不好的苗头,使诸侯们之间开始矛盾分化,逐渐形成不同的阵营。
而几天后发生的“祭高庙”事件,更是使不肯归服天子意志的部分诸侯,得到了真正的打击,一向温情脉脉的皇帝,终于露出了獠牙!
按照汉朝制度,诸侯王每年秋后到长安觐见,有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到宗庙去祭拜祖先。
这项活动,称为“饮酎”,这是皇帝每年必须亲自主持的大祭。“酎”是正月开始酿造,到八月饮用的醇酒。饮酌时,所有参加祭祀的诸侯王,都要贡献助祭的黄金,称作“酎金”。
这种敬献祖宗的酎金有规定的分量和成色,当初叔孙通制定的时候很严格,诸侯们也按制遵守,但越往后来,就越应付了事了,反正也只是一种形式而已。
敬献黄金的数量,是根据各封国属地内的百姓人口计算的。每千口奉金四两,人口越多,送到长安来的金子数量就越大。
这对诸侯王来说,是一项沉重的负担,总是有些不情愿的。他们想,这笔钱终归是要落到国库中去,也分不出是谁献的,因此,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这样的事情,奉命办事的人,已经做的很溜手,与库房中的人心照不宣。反正多年来也习惯了,大家司空见惯。死人难道还会来兴师问罪不成?
死人当然不会来问罪,无论是雄才大略的高祖皇帝,还是仁慈贤德的汉文皇帝,即便后世子孙再不孝,他们也从棺材里蹦不出来了。
然而,活人却抓住了这个把柄。当今年的大祭,在秋雨如晦中如期举行的时候,诸侯王们手下的办事者,所献宗庙酎金又按照惯例,如法炮制。想不到这次翻了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