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天下诸侯从此分

汉血丹心 流年书柬 3268 字 10个月前

“诸位王叔请想想看,如果把齐和吴越沿海的制盐,荆楚之铜山,燕赵之铁矿,河间之陶瓷,江淮的丝绸,蜀地的彩锦……等等这些都规划在一个统筹之下,以国之力,有计划有批次的通商运输往西域各国,甚至更远的地方,那会是一个什么局面呢!”

含元殿上所有人都在听着皇帝陛下的激情演说,有些有远见的大臣,几乎要忍不住大声叫好了!果然是一副盛世远景。

然而,同样的话,听在各位诸侯王的耳朵里,却是让他们悚然而惊。这、这……皇帝想干什么?巧取豪夺了齐国的制盐还不算,难道还要把各家的好东西都收入他囊中?这也太贪心了吧!

打着为江山社稷的名号,其实就是想掠夺资源为己所用呗!此事绝不能让他得逞。诸侯封地是高祖皇帝亲自分封给刘氏子弟的,封地内的资源,历年来都是王府说了算,什么时候轮到未央宫来指手画脚了?

“陛下,且慎言!当初高祖皇帝打下这片江山,为了后世子弟着想,也为了基业的巩固,才划分天下,分封诸王。陛下虽然为嫡系血脉,坐镇未央宫,可也不能就此轻视了在外皇室子弟的利益。”

最先忍不住的是楚王,楚国境内确实有铜山,可以铸造铜钱,那是宝山,岂能容人染指。

“赵国之地,世代冶炼,全赖了那几座铁矿山,我们自己养民还不够呢!又怎么能拿出来供养国家呢?”赵王也冷冷的说到。

事关自家根本利益的事,也不用维持那些表面的虚假客套了。直来直往,短兵相接!

其余的那些诸侯听皇帝话音不妙,也纷纷表示绝不能献出封国内资源的意思,态度都很坚决。

刘彻没想到,他只不过是露出那么一丁点儿的意思,就遭到了这么激烈的反弹。心中大为恼怒。他正要以大义名分相责,却看到元召站在那里,似乎是无意的摆了摆手,把五指分开,然后满含深意的朝自己微微点了点头。

似乎是有一丝亮光蓦然掠过心头,皇帝刘彻精神一震,他想起元召曾经对他说过的一段话,可谓良策,这会儿原来正是时机!

“……古代虽然也是封疆诸侯,但封地很小,最大的也只不过有百里左右,天子容易控制他们的行为。而我们汉朝所封的诸侯国,无不城池数十,封地千里。朝廷宽和,他们就骄奢。朝廷严厉,他们就合谋起兵,犯上作乱。如果今天依法削弱他们的势力,就会适得其反,引起诸侯反叛,前面的七国之乱就是例子。所以不能用激烈的手段。当今天下诸侯中,每个诸侯王都有十几个甚至好几十个儿子,而王位和土地的继承,却只有嫡长子才有这个资格。其他子弟非然同是亲生骨肉,却得不到一尺封地。臣建议陛下,诏令各国诸侯,把国中土地分封给所有土地,此法叫做‘推恩令’。这样一来,诸侯子弟们都得到了封地,他们会对陛下感激不尽。而诸侯王们并没有办法推辞,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封国分解,并且日趋削弱,却毫无办法。天下照此法实行,用不了几十年,诸侯之患就不足为虑了……。”

这真是经世奇谋啊!当皇帝第一次听到这番言论的时候,心中感到的震撼,可想而知。不过要想在诸侯们中去实行这条诏令,还需要一个合适的契机。但今天,刚才楚王的那几句话,却真是说的太及时了!

“是啊!高祖皇帝分封天下,为了子孙的未来真是煞费苦心,正是各位王叔们的榜样。你们啊,要学着点,也不能太偏心了,什么好东西都留给嫡长子是不对的。所以呢,为了公平起见,朕替你们想了一个好法子,不日将传谕天下,相信所有的刘氏子弟都会很高兴的……呵呵!”

当殿前侍从官奉皇帝令,高声宣读完尚书令元召手中的那份协议后,所有人都明白,木已成舟,刚刚还嘲笑的虚妄,已经变成了现实。

齐国的盐政,辽阔的东海盐场,从此以后,真的要收归朝廷所有了。因为,在帛书的最后,有当今太子刘琚的亲笔签名,这样的意义已经完全不同。

太子,不管年龄大小,一旦确立了这个名分,那就是国之储君,未来的皇帝。这是无可置疑的事实。

齐王刘定国脸色苍白,他万万没有想到,当日在形势危急下,自己为求脱身,随口敷衍答应下的话,竟然会演变成这样的局面。

如果东海制盐权真的被剥离,从此与齐国没有关系,那齐王府的荣华富贵,还拿什么来保证?

他急怒交加之下,就想直接斥责太子与元召一起作假,企图强夺齐国财富。然而,还没有等到他开口,身后有人使劲拉住了他的衣袖。

是楚王和赵王等人,对他连使眼色,示意他不可口出悖逆之语。君臣之分,是不可逾越的,否则给你扣上一顶藐视君上的大帽子,那就和谋反没什么区别了。

可也不能就这样拱手相送啊!那比杀了他还难受。齐王拜伏在御阶前,涕泪横流,请求天子明断,给自己主持公道。

皇帝这会儿心里那个爽啊,就不用提了。看着文武百官的面上表情,大多数应该都认可了这个协议。有理有据,又有太子作证,齐王自己亲口无偿相送的,那还有什么可说的!

虽然这位肥胖的王叔,趴在那儿有些可怜,但在这样的时刻,身为帝王,绝不能心软。

“既然是齐王叔曾经亲口所言,那此事就按照你们自己的协议办吧。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朝廷当然也不能袖手旁观。朕会命令驻扎在齐郡的大汉将军帅军全程监督盐政的接收,以保证不流失一点国家财富。齐王叔忠心为国,精神可嘉,堪为天下诸侯表率!朕不日就会有旨褒奖的。众卿家以为这样如何?哈哈!”

一直没有正式表态的皇帝终于亮出了自己的底牌。金口玉言,旗帜鲜明,绝不含糊。

殿内一片寂静,有人叹了口气。大汉丞相田玢睁开眯着的眼睛,站了起来,躬身而拜。

“陛下英明。臣,附议!”

元召往后退了一步,闪开大殿中央的位置。站队的时刻到了,接下来的主角是皇帝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