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红尘初妆 山河无疆

汉血丹心 流年书柬 3968 字 10个月前

小冰儿为了行程方便,今天换了一身男装,她本来就是柔美中带着英气,合身的束腰锦袍,刺绣缎带,小蛮靴,背负赤火宝剑,眉弯间,依稀仍是初见时模样,更平添了几分骄傲的锋芒,本是红颜女儿身,却扮成玉树临风一少年!

换做平日,她免不得会大叫一声跑开,一边抗议元召又来揉乱她的头发!可是现在,她只恨不得这手掌的温度能一直停留在发际,伴她千山暮雪,让自己能时时感受到才好。

“师父……呜呜,不是了!我只是、我只是舍不得离开你……你们!”

见她如此,同来相送的苏灵芝早已忍不住多时了,一把抱住她,也落下泪来。她们两人感情最好,心底的难过自是感同身受。

元召揉了揉额头,有些无奈。他心如钢铁,在任何刀山火海面前都不会动摇半分。唯独这些儿女情长,却是今生的软肋,实在有些不知道怎么处理才好。

“小侯爷,但请放心,此去这一路上,张某一定尽心竭力,定不会让冰儿姑娘受到一点委屈的。”

名叫张骞的原未央宫羽林侍卫,面带笑容,在一边看着眼前的场面,认真的对元召做了一个保证。

“张兄不必对她格外照顾,也不用分心来考虑这些小事。既然接下来这个钦命差使,此去西域,一言一行,便是代表了大汉的威严,更是代表着天子意志,不可随意行事,一切以大局为重。切记!切记!”

元召话语很诚恳,张骞虽然比他年长近十岁,又是皇帝钦命的大汉西域使,却躬身敬听,不敢有丝毫怠慢。在他心里,这位小侯爷嘱托的一字一句,可比那些朝堂众臣们的话重要的多。

“当然,也不必过于拘泥。到了那边,见机行事,反正最终目的,携手通商,共抗匈奴!只要达成了我们的这个既定目标就好。呵呵,无论如何,这是大汉第一次派出西域使,张兄既然适逢其会,将来青史留名,当可预期!”

张骞昂起头来,精神振奋,元召的话,他每一个字都记在了心里,对完成这次光荣的使命充满了无比的信心。

“小侯爷已经把一切都安排得那么妥当,我们这些人只不过就是去跑一趟腿而已。如果不能好好的完成任务,哪里还有脸回来啊!哈哈哈!”

元召微微笑了笑,算是接受了这句奉承话。因为,他当之无愧!为了这次西行,他不仅替皇帝精心的推荐和配置了团队,还凭着脑海中的记忆,给他们规划了一条最便捷的路线。

按照元召的计划,这支庞大的西行团队,将从长乐塬上的渭河码头出发,由元十三统领的船队载着他们转入大江,逆流而上,直达高原,然后从那儿再寻陆路西去,不久后就可以直达西域了。

这样就可避开纵横在河西走廊上的匈奴骑兵,不会再出现历史上张骞率团出使,被匈奴人斩杀殆尽,张骞被俘虏,十余年方才逃回来的那种局面了。

秋高气爽,正宜行程,分别的时刻终于到来了。小冰儿红着眼睛,再看一眼师父时,却见他似乎想到了什么,走到自己面前,伸开臂膀,轻轻抱了抱她。

小冰儿蓦然一阵惊喜,只觉心跳的厉害。师父……竟然主动抱了自己呢!伴随着秋风,有温和而清晰的话语在耳边响起来。

“你年纪还小,我虽然也不放心你跋涉万里远去绝域。但,宝剑锋从磨砺出,我希望你的锋芒从一开始就不要有一点的摧折,只要心中所想,就大胆去做!你本是九天之上的龙凤,人世间的骄子,师父不能羁绊了你试飞的羽翼。所以,去吧!另外记住,从今天开始,小冰儿这个称号就别再叫了,好好想着,你的本名是叫……霍去病!”

浮云幻影从北来,初生乳虎行西去,朔风渐起,黄沙飞尘,名将之路,传奇开始!

第二天早上,泠雪来给元召收拾房间的时候,心中隐约有些狐疑。

“好香哦……小侯爷啊,你的房间里怎么会有女孩家身上的香气呢?真奇怪……。”

“……那个,是你自己身上的吧?要不就是阿霜……呵呵,反正是你们……走了走了,吃饭,饿坏了都!”

元召支支吾吾几句,赶快出门了事,悄悄抹了一把汗,女人,不管年龄大小,都有一颗敏感而八卦的心啊!

匆匆吃过早饭,元召还要赶往长安城外,因为,在那儿,将有一场意义非凡的送别在等着他。

未央宫中,皇帝刘彻推开了面前的碗盏,离座而起。今早的膳食还不错,自从秋来,他胃口大开,每顿饭都吃的不少,这让身边伺候的人都很宽慰。

卫夫人把泡好的茶端过来,玉瓷清茗一盏,袅袅茶香氤氲,只嗅一口,就感觉神清气爽,令人精神一振。

“好茶!这样的极品妙物,放眼天下,也只有我大汉独有吧?哈哈!这么好的东西,要是真的运输到西域那些化外之地,子夫,你来说说看,会卖到一个什么价钱呢?”

卫夫人的心中近来其实有着很深的忧虑,因为皇后阿娇,这一段时间不知道怎么的,情绪有些反常。有几次,去给老祖宗问安时遇到,皇后态度依旧冷淡,看向自己的眼神中,却似乎另外包含着一些奇怪的东西,令她心中很是不安。

还有,皇帝这段时间来建章宫的次数,明显减少了很多。她知道是什么原因,有一个色艺绝佳的李姓女子在前不久进了未央宫,正受到宠爱。

素来宽怀待人的品质,使宫中很多人都受过她的恩惠,因此宫中的任何消息,都会有人及时的传到她的耳中,这让她能提前对许多意外预防,却也避免了许多小灾难的发生。

“陛下,这样的问题却不应该来问臣妾。此物虽小,利益巨大,牵扯到朝廷经济大计,其中利润收益,自有国家重臣去衡量,臣妾又何敢妄言,扰乱圣听呢?”

自从入宫的那一天开始,卫子夫就给自己立下了一个警醒: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去干政!

这绝不是她故作姿态,而是有无数活生生的悲剧就曾经发生在前面。远的不说,最近的例子就是汉景帝时的栗姬了。

栗姬年轻貌美,深得汉景皇帝喜爱,为他诞下一子,取名刘荣,不久被立为皇太子,母以子贵,一时荣宠无极。

可是后来,她就败在了一个恃宠而骄上。不仅因为骄傲而得罪了大长公主,又因为屡次在枕席间进言朝政之事,而惹得汉景帝不悦,逐渐失望于帝心。

最终的结局很悲惨,太子刘荣被废,放逐胶西,不久后,据说是因为坠车而意外身亡,成了阴谋的牺牲品。而栗姬被打入冷宫,由于忍受不了这种巨大的反差,变成了精神病,最终凄凉的死去。

工于心计的王夫人,趁机勾连大长公主刘飘儿,合谋把自己的儿子刘彘推上了太子之位,这才有了站在眼前的当今天子。这些血淋淋的教训,已经足够深刻,这位聪明的女子,又怎么敢逾越半分呢!

刘彻最欣赏的就是她这一点,安分守己,知道轻重。这才是母仪天下的标准啊!他心中暗暗叹息了一声,想起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皇后,两者的性格简直天差地别。如果将来阿娇成了当家的太后会怎么样呢?刘彻摇了摇头。他很早之前就有了某种想法,今日,就更加坚定。

皇帝摆了摆手,挥退了伺候的宫人,拉过卫子夫的手,脸色平静,目光中有某种深藏的东西在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