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义烈传说 此间英雄

汉血丹心 流年书柬 5593 字 10个月前

嗯?好甜哦!这是怎么回事?元召疑惑地舔了舔嘴唇,酸酸甜甜,是这个味,正是昨天自己心血来潮时,给几个女孩子用白糖和青梅制作成的那种饮料的味道。

眼角余光中,早看到那一双姐妹花在自己身后,从怀中抱着的酒坛中,又把自己的杯子倒满了递过来,姐姐泠霜矜持些,只是脸儿有些绯红,妹妹泠雪却调皮的多,朝元召挤了挤眼,白玉般的小手比划了一下,嘴角抿起一抹浅笑。而更远些的角落里,苏灵芝与小冰儿早已互相搂着脖子,偷偷笑成了一团。

元召心中温暖,柔情关怀是他从前的欠缺,因此,今生他格外珍惜。虽然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但他早已把所有在身边的人,都看成了在这个世界的亲人。

即便有一天地覆天倾,刀林箭雨,他也会为她们撑起一把铁骨巨伞,让她们免于惊吓,免于侵扰,免于流离……!

元召仔细观察时,这才发现,她们不仅仅是把自己的酒掉了包,而且还暗中叮嘱元一,让他安排人把那些嚣张些的家伙跟前的酒坛,全换成了最高度数的那种。

这样的小小伎俩,无伤大雅,元召当然不会去揭穿。而且自己有了这个大杀器,那还怕什么!

好个长乐侯,重新抖擞起了威风,慷慨豪迈,来者不拒,千杯不倒,笑谈中,喝倒了一个又一个……。

不久前还在叱咤风云于酒席间的一帮人,这会儿已经东倒西歪,醉眼朦胧。当酒量最豪的折冲将军灌夫也被放趴下的时候,没有人敢再掠元召的锋芒。小侯爷竟然是如此海量!有幸见证这个场面的人,以后再在酒席宴上说起来,犹自心有余悸焉!

元召傲立酒场当中,心中暗自好笑,没想到自己也有弄虚作假的一天。当下吩咐管家元一赶快安排人,好好照顾大家。

他则招呼了司马相如、终军、严助、东方朔等人来到后面安静的房间,沏上清茶,另有要事相谈。

三位钦差使马上就要动身了。汉制规定,臣子从接受皇命之时起,当天必须要启程离开长安,不得逗留过夜,否则就是大罪。

元召作为后来人,不知道这条规定的由来是什么,但作为臣子,却是必须要遵守的。所以,今天中午的这顿酒宴,既是给他的接风酒,也算是给这三位的送行酒。

重任在身,三个人心头沉甸甸的,却又无比振奋!谁都清楚,这次的机会,是元召给争取来的,如果能够出色的完成,一条青云之路已经铺就眼前。

酒,谁都没敢多喝,他们本来就存了心思,想在临别之际,再好好向小侯爷讨教几句的,没想到元召比他们想的还要周到。

时近仲夏,天气越来越热了,院中的树上已经有蝉鸣在不住的叫着,赤炎流火,人心亦如是!

“今日一别,三位兄长各赴前程,必将建功立业,扬名天下!小弟在长安翘首以待,盼望着早日听到捷报。”

元召神色真诚,话语殷殷。司马相如、终军、严助心下感动,各自拱手致谢。东方朔在一边微微含笑,有些羡慕。

“小侯爷,此番提携之意,永不敢望,大恩不言谢,且待来日方长!”

严助眼圈有些发红,他能走到今天的地步,全是凭了自己的奋发努力,其中辛苦,冷暖自知。因此,对于在最关键时候拉了他一把的元召,心中的感激已是无以复加。

他说的也正是其余两人的心声。只是司马相如与元召相交日久,自然早已知道他是怎样的人,道谢,却是不必。终军更是洒脱,他跟着点了点头,随机爽朗的一笑。

“哈哈!严兄所言,也正是终军的意思,此情我们记在心里就好。但不知小侯爷还有什么话需要说?敬请示下!”

彼此都是性情中人,元召并不啰嗦,伸手之间,从背后拿出三个包裹,分别推到三人面前。

“呵呵!小弟别无相送,这个季节,南方西南诸地,正是炎热的时候,瘴气毒虫,水土不服,这些因素都极其容易让人生病。因此,我配置了一些药物,三位兄长可带在身边,如有身体不适,缓急之时,却可以有些用处吧。”

这份情意,可比送些财帛之物又大了去了!当初元召给窦太后治好了眼疾,经过太医院那帮人的宣传,神医之名早已尽人皆知,他留下的那些药物,太医院视若珍宝。

今日他精心配制的这些,毫不夸张的说,关键时候,这就是可以救命的良药啊!

三个人正要离座大礼拜谢,元召却伸手制止了他们。又从袖子里掏出三个锦囊,脸上带了某种神秘的笑。

“预计可能会有些意外情况发生,所以我写了一点儿东西,放在这三个锦囊里了,一切顺利,当然无碍。如果遇到什么困厄艰险之处,不妨打开瞅瞅,也许会有点用处。呵呵!”

元召曾经听人说过一番道理,从前不懂得那么多,但现在他似乎已经了解透彻。

据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政治是战争的开始。战争与政治,就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

因此,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政治是和平时期的战争,而战争则是流血的政治。把政治的某些方面与战争结合起来,实在是有其内在根据的。

据元召所知,自古以来,在中华五千年漫长的历史上,曾经涌现出许许多多惊艳绝伦的人物,做出过许多政治军事的惊人预言。

这些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好像能上知一千年,下知五百载似得,实际上他们也是平凡普通人,只不过善于根据社会形式、人情世故去分析得失成败以及各种力量的对比发展罢了。

所以,胸襟开阔,高瞻远瞩就成了这些优秀人物必不可少的素质。这种智慧和勇气,因人而异,并无规律可循,故而此类人物被称为奇才!

在中国历史上,元召的内心中,有两个非常敬慕的少年英雄,他们本来是有希望成为这样的人物的,只是很可惜……他们都同样的少年成名,英姿勃发,慷慨侠气,令人折服。又同样的英年早逝,如流星划过夜空,留下璀璨的一瞥,令人扼腕唏嘘。

这两个人,一个是明朝末年抗击满清鞑子的夏完淳,以“神童”之誉,慷慨救国,兵败被俘,不屈而死。

悲歌慷慨千秋血,文采流芳百世风。

年华未足满二九,引刀成快负英雄!

死时年仅十七岁,英名灼灼,彪炳青史。

而另一个就是眼前的终军了。“愿请长缨,万里缚苍龙!”能做此语者,也是真英雄也!

元召看着比自己大了五六岁年纪的终军,白衣素袍,却是翩翩美男子!他知道后人还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做“终童”。这个名字有两重意思,一个是说他自幼聪明有神童之名,而另一个意思是哀叹他那么年轻就死去了……。

如果自己没有记错的话,这一次南越之行,既是他辉煌的姐姐,也将是他生命的最后一程。

史书中记载,终军出使南越,成功说服了南越王,内附大汉,成为汉朝的附属国,然而不久之后,心怀不轨的南越国相吕嘉发动政变,杀死了南越王赵子胡,国人暴乱,终军就是在此时遇害的。

时光逆转千年,有君子之风,温润如玉,今天既然自己已经站在了这里,难道还会允许悲剧重演吗?元召咬了咬嘴唇,心志在这一刻无比坚定,即便是天意注定,这一次,老天,你也要给我让步!

朝会终于结束了,本来在后半段时间,还要讨论如何去平息西南夷叛乱的,但肚子已经饿坏的长乐侯已经等不及了,简单粗暴,他直接就接下了这个活儿!

长乐侯元召正式向皇帝奏请,西南夷平叛,依旧不用朝廷出动一兵一卒,他保举翰林学士司马相如为钦差使节,请皇帝授予全权委托之责,只此一人,足矣!

皇帝刘彻答应了元召的请求,当庭命三人出列,钦受节钺,以示郑重!

看着站立在大殿当中的几个人,元召、终军、严助、司马相如,蓬勃朝气,神采飞扬!大臣们都感到心中有些异样,心中想法虽然不同,但所有人都有一种直觉,这是一股新生的力量,如果这次能够大获全功,以后的朝堂上,也许政治格局将会与从前大不不同。

皇帝刘彻比谁都感到高兴,这才是他想要的朝堂,这才是他心中贤臣的模样。

因此,退朝以后,他哪个美人那里都没有去,而是兴冲冲的去了长乐宫,他要把自己破局的喜悦,去告诉老祖宗知道,那个最先教会他如何当朝理政的老人,看到自己的进步,应该会很欣慰吧!这一刻,他心情像个要去讨大人喜欢的孩子。

见皇帝今日没有什么召唤,东方朔换过衣服,略微休息了一下,然后吩咐随从备马,直奔长乐侯府而来。

他猜想的一点儿都没有错,长乐侯府里,已是宾客盈门,热闹非凡。

今日的大朝会成了长乐侯一个人的主场,这个消息,在退朝后不久,就传到了许多人的耳中。

得知详细情况的人,有的为他高兴,有的为他担心,有的羡慕嫉妒恨,有的磨刀霍霍想杀人……!

元召这半年大部分的时间,都待在长乐塬上了,因为那边的许多建设,正处在关键时候,处处离不开他。因此,回到长安城中的时候很少,偶尔有事回来,也是来去匆匆,很少能见到他。

因此,听到他回府的消息,该来的人便都来了。宽敞的客厅里满满当当,座无虚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