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召笑嘻嘻的对钱掌柜说道,钱掌柜现在已对他言听计从,不仅是他,梵雪楼上下人等早已把元召看作一个特殊的存在。
“元哥儿说出的话总是不会错的。”钱掌柜笑眯眯的说道。这句话也是他最近的口头禅。
元哥儿说过的话会错吗!不会错吗?会错吗?在见识过这孩子的种种神奇后,呃,大家终于都承认了钱掌柜的名言:元哥说过的话总是不会错的!
花开数朵,且表一枝。却说在长安城朝阳门大街上,一座府衙坐北朝南,门阶森严,这正是长安令制所所在地。
最近长安令汲黯大人很忙。重阳节前后,诸事不断,千头万绪,唯恐出一点差错。
迫在眉睫的三件大事:朝贺太皇太后老夫人、天子召见番国外邦使臣、天下士子共赴长安的金马词林苑。
这几件事压下来,他感到肩头沉甸甸的。责任重大啊!
相关皇城治安、市井平静的繁杂琐事都需要他这个长安令大人亲自过问,才可放心。
可是他这么忙,还不断有给他在这个节骨眼儿搞事的,这让他大为恼火。
尤其是长安城里的那些勋臣权贵家的纨绔子弟,走马游猎扰乱民居都还算是小的,草菅人命的事也不是没有发生。
这两个月里,命案就发生了三四起,虽然还没有查出凶手,但他心里认定,与这些人脱不了干系。
武安侯富阳侯等几家权臣都已经被他敲打了好几次了。虽然知道有些人对他恨之入骨,但汲黯凭着一股刚烈之气,却并不畏惧。
上次田玢家那小子在城门口滋事,还不是照样被他捉了来,打了三十板子完事。
虽然田玢那老小子最近在朝堂上见了他,脸色不阴不阳的,但他从来不怕得罪这些人。
既然在这个位置上一天,总是要做些为民请命之事,才不负读了那些圣贤书吧!至于身后名声这些东西,他倒是没有考虑太多。
只是……当今天子,他还并不能看的太清。即位这几年来,一切因循旧制,并没有什么大的作为。这让他不免有些忧心。
这位帝王到底是会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呢?还是会一直因循守旧下去?现在没有人能说得清。
汲黯字长孺,现在身为大汉九卿之一兼任长安令。把这么重要的职位交给他,可见刘汉皇家对他的信任了。
此人年轻时性情豪迈,任侠纵气,心气儿高的很!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豪强欺凌弱小,正是那种路见不平有人踩的主儿。
面对平民百姓却是和颜悦色善于体恤民意。加之敏锐明辩,素有晴天之名。
但就是因为年轻时任侠轻狂,倒落下了一身的隐疾,时不时会发作起来,头晕目眩、四肢百骸疼痛难忍。
其实这几天他都是强撑着病体坐衙的。没办法啊!朝廷最近要举办的这几件事太重大了,容不得一点疏忽。
汲黯不由得又揉了揉额头,站在左近的县丞兼主薄姚尚近前几步,关切的问道:“大人觉得身体如何?不若去歇息一下吧。”
汲黯摇了摇头,苦笑着无奈说道:“懈怠不得啊!事关重大,这几日更要勤勉一些才是。”
主薄已是跟了他多年之人,知道自家老爷的脾气,见劝说无用,抬头看了看他两鬓已见斑白的头发。
“那……听说绿柳巷那边新出了一种新茶,倒是不错,等空闲时陪老爷去喝上一盏品尝一下如何?”
元召回头看了看一直跟在身后的那个名叫余丹的孩子,感到有些头疼。
这次没有大人跟着他,是他自己来梵雪楼的。只是……元召用眼角的余光扫了一眼对面街上那两个暗中保护他的人,撇了撇嘴。
余丹似乎对很多东西都感到好奇,问东问西的,但他很有分寸,不该问的就绝对不会去问。
“为什么要来这儿跟着我呀?待家不好啊?”
“因为……我们是来长安做客的啊。大人们有他们的事做,我就很无聊喽!”
“哦,这样啊。那你随便在这儿待着吧。正好,来!把这盘点心給那边端过去吧。”
“呃……这个啊?好吧!”
人多忙不过来时,他也会随在元召身后,端茶帮搬东西的帮忙,元召也便乐得有个打下手的。
街上的七火和另一个大汉就是被也力胡派来暗中照看着小王子的人,他们扮作闲人,蹲在街对面,远远的看着余丹在梵雪楼内忙忙碌碌但却很开心的样子,有些郁闷,不明白小王子为什么突发奇想每天来此待着。
孩子的世界总是单纯些吧,不久之后,每天来此的余丹就与小胖子崔弘甚至灵芝都熟悉起来,当然此是后话。
“唉!”墙角忽听有人叹息一声。
楼内喝茶漫聊的客人却并不在意,元召寻声望过去,只见那边盘膝而坐一个袍服破旧的人,发丝遮面,看不清什么模样。
“未曾料想世间竟有如此佳饮,即便别无所得,此次来长安也算是无憾了。”
此人放下手中茶,低低话语中似乎隐含无限唏嘘。
钱掌柜冲元召努了努嘴。那个人已经在那儿呆了有好半天了,细细的品完了那一杯茶,似乎意犹未尽的样子。
又过了会儿,这人站起身来,走到钱掌柜面前,摇了摇头叹息道:“此物真该日日相伴才好!只是我囊中空洞,身无分文,可惜可惜……!”
话未说完,忽听这人肚子咕噜噜叫了几声,原来早已饿了多时了。
钱掌柜见这人大约将近五十年纪,满脸风霜之色。听他说话倒应该是个读过书的人,知道他是身上没钱,遂拱了拱手,表示知道他难处,不收他钱了。
不料这人却是个倔强性子,他想了想说道:“茶钱虽小,却是无功不可受禄!我看到如此佳物,贵店楼前木板牌上介绍却是寥寥,不若由我代笔写一篇文字以充茶资,如何?”
钱掌柜听他这样说倒是来了兴致,连忙招呼店伙儿研好墨、备下狼毫。
只见这人提了笔,饱蘸浓墨,来到梵雪楼所立的那几块木板前,略一思索,并不犹豫,笔走龙蛇,酣墨淋漓,一气呵成!
ot夫天地不平兮,万物而生长,嫩叶绿芽为秀兮,春发而秋荣。皇天后土孕此灵物兮,濯以玉液为芳津。舒然浮爽气,淡然若烟雨……饮之髓,心胸因清澈而宽厚。得其味,心肺洞开,天宇由浩荡而无垠!……。ot
钱掌柜和几个在旁边看的人虽然读不太懂整篇的意思,但光看这人运笔如风,就觉得一定是一篇好文字了。
这个落魄的男子明显是个饱学之士,词笔中饱含浩然之气,就连元召也不由心里暗赞了一声好!
ot……如此佳饮,得以无憾兮。绿柳巷口,梵雪楼前,布衣偃一时百感,逐一赋之!ot
那人笔势挥落,末尾结句,一篇就此写罢!
有路过的读书人把整篇文字吟哦一遍,已是大声叫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