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六章、未亡人傅夫人

盈玥汗了:“额!这种事情,我没有道理骗你吧?”

冯氏脸一红,连忙解释道:“我不是这个意思,这幅画自然是真迹,画太过贵重,我不敢贸然收下。所以,还请傅夫人在寒舍暂且留下,待夫君从衙门回来再说。”

盈玥叹了口气,“好吧。”反正都已经下午了,也不差在等上两个时辰。

冯氏展颜一笑,立刻叫人奉茶待客。

既然眼前这位与自己的夫君并无特别的关系,冯氏便十分热络而周到了,“这些昌平的小点心还算精致,傅夫人尝尝合不合胃口。”

盈玥瞅着青花瓷茶盏中那浓郁的茶汤,忙笑着搁下了茶盏,顺手捻了一枚栗子糕,小口咬着吃着,别说,味道还真不错,栗香浓郁,就是有点干……

冯氏贴心地道:“别光顾着只吃点心,喝口茶,免得噎着。”

盈玥又看了看那茶水,踟蹰着道:“我不方便饮茶。”

冯氏有些不解。

盈玥道:“我怀着身孕呢。”

冯氏露出错愕之色,“傅夫人有了身孕怎么还出门?几个月了?”

盈玥选择性地忽略了前头那个问题,回答道:“才刚两个月。”

“才两个月的身孕,尊夫竟让你独自骑着马出门?”冯氏有些不敢置信。

盈玥脸上滑过一丝哀色,道:“他死了。”

冯氏眼珠子都要凸出来了,傅夫人的丈夫死了?!

这一瞬间,刚刚回到府邸的某人一个大大喷嚏打了出来,险些喷到丈母娘身上。

纳喇氏这个丈母娘倒是关怀备至得紧,“虽说天暖了,可到了傍晚,风还是有些冷,十一阿哥该多穿件衣裳才是。”

话说,那夜与永瑆义绝之后,盈玥的魂魄便飘出了京城,却一时不想到该往何处而去,她想去看看苏杭风景,于是南下出了京畿,却忽的想到,如今天已经开始热了,往南走,岂非是给自己找蒸笼?

于是便掉头,绕着京城,便到了昌平地界。

昌平县,依然隶属京畿,距离四九城不过半日的路程,可以说是在京城的眼皮子底下。另外,这里还是顺天府的所在,也算是天子脚下了。

因为隶属京畿,昌平一个小小县城,亦是十分热闹繁华,却不像京城那样过分拥挤。总体来说,是个相当适宜居住的好地方。

盈玥穿着一身精练的男子装束,骑在一匹雪白无暇的遒劲骏马的马背上,在人来人往的街道上,攥着马缰绳,慢吞吞朝着昌平县令的宅邸而去。

她也是到了昌平才忽然想起,善保貌似就是昌平县令的说。

而她手里还保存这当年善保寄放的那副《秋风纨扇图》呢,如今正好顺道物归原主。

因此盈玥跟路人问了县令宅邸所在,便直奔而去了。

善保貌似做昌平县令也有三年了,因在京中有宅邸,故而昌平这座宅院,据说只是赁下来暂住的。

作为根正苗红的满洲著姓大族子弟,有娶了颇有靠山的老婆,善保的前途肯定是会蒸蒸日上的,他这个县令早晚要升迁,因此没必要在这里置办宅院。

半个时辰后,盈玥看着眼前这座小巧精致的宅院,便小心地下了马背,上前拱手道:“在下姓傅,今日特来归还贵府老爷数年前叫我保管的一副画。”

那门子狐疑地看了眼前这个唇红齿白的小公子一眼,只瞧着这位衣着不俗,也不敢怠慢,忙道:“我家老爷去了衙门,只怕一时半会回不来。”

盈玥笑了笑,“不妨事,字画交给贵府夫人也是一样的。”

门子道:“那这位爷请稍等,小的立刻进去通禀。”

盈玥点了点头:“有劳了。”

如此在门外略等了片刻,那门子再度出来,客客气气将盈玥请进了府中。

这座小宅院,只是个很小的四合院,四面合围,有正房、东厢、西厢房,另外正房北侧有个精致的倒座抱厦,仅此而已。不过给一对小夫妻住,倒也绰绰有余。

院中有两株柿子树,挺拔葱郁,枝干虬劲,颇有些年份了,柿子树绿意遮蔽了正房,倒也阴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