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老太太的主要目的是想瞅瞅养在太后膝下的大孙子福康安,顺便问一下,今年过年,大孙子能不能回富察家过。
进殿中,盈玥老老实实跟在祖母身后磕了头。
太后一脸和善地叫身边嬷嬷上去搀扶了觉罗氏,亲热地道:“格格有些日子没来了。”
——毕竟老太太是宗室格格嘛。
不过这般称呼老太太,也就只有太后了。
老太太叹着气道:“老了,身子骨不中用了。”自叹之后,老太太又抬头看了太后一眼,笑呵呵道:“倒是太后娘娘您气色愈发红润,可见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添了孙子,当然是喜事了。
太后顿时眉开眼笑,忙叫人把福康安从尚书房唤了回来,来见见他亲祖母。
盈玥也也有些日子没见小康子了,这小子在寿康宫吃得好喝得好,比上回见又胖了一圈呢!
福康安一进来,便上去先给太后磕了头,然后在给祖母磕头。
老太太欢喜极了,忙上前把孙子扶了起来,“好好好,瞧太后把你养得,胖乎乎的!”
福康安一张圆嘟嘟的笑脸瞬间郁闷了。老人家都喜欢自家包子白白胖胖,可包子福康安可不喜欢被人说“胖”。
福康安忙转移话题:“玛嬷,额娘怀着弟弟,最近可还辛苦?”
老太太眼中微微不喜,便道:“这不正是怕你额娘辛苦,我还得劳动这把老骨头替她进宫谢恩么!”
太后笑着道:“格格倒是心疼媳妇!”
老太太也忙道:“当年太后才是真真疼儿媳妇呢!”
盈玥:这就叫商业互吹……
太后喃喃道:“如今的皇后虽然也端庄得体,可终究不及孝贤啊。”
盈玥:毕竟是死人,活人怎么可能比得过?
寒冬时节,北风呼啸。
延禧宫那位禁足的令妃娘娘却发动了,于乾隆二十五年十一月十三黄昏,平安诞下一子,是为十五阿哥。
然而丧子的悲痛,让乾隆无暇理会这个刚降生儿子,不过乾隆已经下旨解除了令妃魏氏的禁足。不过这位令妃娘娘还在做月子,一时半会儿是不会露面了。
听到这个消息,继后估计是气坏了。
令妃一举得子,母子平安,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呢。
十五阿哥洗三之日,正好是冬至。
在清朝,冬至可是个大日子,宫里宫外都少不得热热闹闹。
因此十五阿哥的洗三礼,也跟着热闹了一下。
忠勇公夫人纳喇氏代婆母觉罗氏接了皇后的冬至赐礼,心道,皇后今年的大节赐礼,可比往年贵重了不少,有吉林将军年终岁贡的貂皮、鹿尾,盛京打牲衙门贡的上等东珠、人参、蜂蜜、松子,还有番邦朝鲜进献的鹿皮与腰刀,林林总总、大盒摞小盒,摆满了长案。
纳喇氏暗自咋舌,赶忙道:“皇后娘娘如此厚赐,实在受之有愧。”这样的分量,实在不轻,只怕皇后给母族承恩公府的,也不过如此了吧?
盈玥暗道,反正东西都是各地进贡给皇帝的,皇帝赏赐宗室、诸子、大臣一部分,其余的素来都是由皇后分配的,皇后今年的分配方案,显然是与往年不同了。
即使分给富察家的多,也不需要皇后自掏腰包,自然皇后就能大方得起来。
皇后示好富察家,似乎是在魏家出事之后……
往年令妃可是有协理六宫之权,即使如此,皇后也富察家也送来都是冷冷淡淡。
如今没有令妃“协理”,皇后反倒是厚待富察家了。
纳喇氏有些摸不着头脑,又兼临盆之日将近,知道不该费神,便索性直接问老太太觉罗氏了。
“皇后连番示好,难道只是令妃失宠,心情愉悦的缘故?”纳喇氏有些不信。
老太太半合着眼睛,徐徐道:“令妃能一步步爬上妃位,靠的是大公主和咱们富察家,可先前令妃遇难,咱们并未施以援手,还让大公主不必相助。所以——”
纳喇氏笑了:“所以皇后这是投桃报李,想让咱们继续疏远令妃?”
老太太撇嘴:“不只是投桃报李,还有挑拨离间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