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崖降”只是为了让大家在酒后饭饱后的第一个活动能轻松些,接下来的训练就真是要以比赛的方式进行了。
钱教官把已经玩起劲的学员都聚集起来,按原队伍顺序排好之后,开始公布下一个项目。
“接下来我们玩‘穿越曲径’。”说着,助手协同工作人员取来了三根很长的竹竿,上头还缠着几条绳子。
年贞珍这会儿已经拿着数码相机在拍照了,大家原先是按顺序排的,后来干脆围成一个圈,将钱教官等人围在中间以便看清他们的动作。
“我们先做个示范。”钱教官和工作人员将竹竿和绳子搭起了一个“a”型的框架,框架中间的三角区能容纳一人。之后他们便将“a”立了起来,钱教官让两位工作人员扶着两侧竹竿,自己则站立在那横的竹竿上。“看到了吧,待会儿其中一位就站在这里,然后剩下的七个人就拉顶上绑着的绳子。”“a”的顶端绑着七条线,此刻正垂下来被钱教官攥在手里。
钱教官双脚张开地站在竹竿上,以免重力作用于一点将竹竿弄断。钱教官似乎为了让大家安心,还在竹竿上微微颠了颠。竹子本身有韧性,自然是稳稳当当的。
做过示范,钱教官从框架上下来,指着篮球场的长边缘线,“待会儿,就由七个人扯着线,把这个架子从这头……”他站在白线上,跺了跺右脚,“拉到这里。”说着,他小跑到了另一侧的边缘线。
“有哪里不明白的,现在提出来。”钱教官回来后也伸手抓住了竹竿,“先说好,除了站在我刚才位置上的人,其他人是不能够碰竹竿的。”钱教官像是看透了他们投机取巧的心思,“你们只能拽绳子,且每人都要离中间的人三米。”
他们七嘴八舌地问了很多问题,钱教官也一一作答,随后大家沉寂下来了,钱教官也思索着,“不如让第三队先来,做给其他人看看吧?”
倒也不是故意折腾阮正凌,而是阮正凌着实看这项活动也看了很多回了,像这群学员提出的一些问题但凡看过别人做了之后便能迎刃而解。
第三队的人明显以阮正凌马首是瞻,虽然其中夹杂了被另外两队幸灾乐祸后的哀嚎。
“可以。”阮正凌毫不迟疑地点了点头,其实第一个上很吃亏。剩下的两组完全可以在他们安排和做活动的时候就制定方针,在时间上第一个上场的完全没有优势。
但既然钱教官都开了口,他就算再扯皮也没什么意思。本来就是出来玩的,自然是友谊第一嘛。
“给两分钟讨论时间,三分钟组装框架。”钱教官说着,便伸手拿起了挂在胸口的秒表,“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