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主有所不知,那山上有片茶树,农户照看采摘贩售以此为生,久了就成了小小茶园。”
“所产茶叶如何?”
“叶细且多有白毫,味浓香高,汤色绿,甘醇清新。”蓝翎儿虽不知道伍子墨为何要问这些,却还是如实以答。
伍子墨听完第一反应就是,这尼玛该不会就是毛尖吧?!
“富贵楼事忙,姜掌柜繁事缠身,饲蚕之事你再找人他人去接手吧。顺便找些山上的茶来,我尝尝。”
蓝翎儿一福身应完事后又道:“踏青节过有新茶采摘,奴婢买了一些,这就拿与公子。”
“”
伍子墨变的繁忙起来。饲蚕之事最终交给了金蕊娴,小小丫头虽相处时间甚短,他却相信小丫的眼光。她并不是那武断之人。
金蕊娴也确实没有让人失望,很快就把蚕园子里里外外都管的服服帖帖。
而山上茶园之事交给了水芙蓉,除了买地收茶雇人照看之外,最重要的是磨练茶艺。
梁山伯祝英台的故事已经写完,木兰从军的故事也已经写完了,茶楼也是时候提上日程了。
茶之道,需要有引路之人。
而先写这两个故事到也能算得上是伍子墨刻意而为,毕竟在这女人堆儿里,还是要适当扩宽些她们的眼界,如若可以稍微影响她们的三观,日后行事应该能容易不少。
谁说女子不如儿郎?
再者就是要普遍提升姑娘们本身素质,好歹能给她们找个好的归宿。也就是说琴棋书画。
棋就先罢了,他来至今也没搞清楚那神奇规则。而画,为功夫,多看虽然可提升眼界,可他却画不出那名家风范。
琴、书倒是可以下下功夫。
默一些浅显文书,大家拿去读读背背,背的多了,感触也就多些。能不能“才华横溢”“锋芒毕露”,还是要看个人本事。
但即使不能出彩,只单是应付也算够用。毕竟那才子们做学问做的都跟说“顺口溜”似的,又拿什么比那上下五千年的璀璨辞藻?
浅显即可,深了怕他们听不懂
琴乐更是好办,写些盛世流传下来的曲谱大家各自挑了去练。
伍子墨捏一捏鼻梁,这些说来简单,做起来工作量可不是一般的大。
除此之外,他本来还想教她们怎么端架子怎么有范儿,可观察下来好像没什么必要,花魁竺忻忻这方面做的比他好,教的也比他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