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啸对着魏延说道:“魏将军,子午谷险峻难行,这些年天下大乱,没人走过,如今只怕连路都找不到,还是算了吧。眼下咱们去守住街亭,便可以拿下六盘山以西,何须冒险呢?”
魏延沉默不语。
刘禅见魏延不服气,继续说道:“还有第二点原因,便是粮草,眼下汉中,阳平关,武都三地粮草,全部用来支应大司马和张任将军北伐。
你建议朕分兵街亭,又分兵斜谷,如此后方的运粮队伍便要分做两批,人力物力维持不上,粮草短时间尚可,但若是长期征战,则无法维持。
还有第三点,便是长安的防御,曹丕对于雍凉非常看重,哪怕兵马皆在斜谷,街亭,长安也会有兵马防守,而守将,也不会是浪得虚名之辈,甚至曹丕也有可能御驾亲征,前往长安督战。
爱卿你说到了长安,长安守军便会不战而降,可能性非常低,假如长安不降,你深入敌境,粮草辎重无法维继,司隶又有援兵抵达,你何以善后?”
若长安是凉州城池,凭借马超的威望,说不定能逼得他们投降,但以魏延的威望,还不够。
而且炎汉能人辈出,魏国就没有吗?魏国的底蕴更强,长安身为魏国陪都,钟繇经营三十余年,岂会没有一个有胆色的能人?随便拉出一个忠心魏国,有胆色不怕死的文官,鼓舞士气,就够魏延喝一壶的了。
然而这种人到处都是。
比如如今的汉中,虽然张任,杨任这两个正副都督都出征在外,但还有蒋琬和程畿二人防守,二人都是文武双全,虽然现在还不出名,但真实才能都不可小觑。
长安也不缺这种人。
刘禅看着魏延说道:“眼下大司马已经拿下了陇右之地,咱们只需要扼守街亭便行了,北伐需得以稳为主,一步步进行,不可冒险。否则容易功败垂成!”
陈到一拍手掌,满脸兴奋的说道:“太好了,如今陇右各郡皆降,只要把手住街亭,挡住魏国关中援兵,那六盘山以西,尽归我大汉矣。”
“是啊,拿下六盘山以西,我大汉兴复指日可待啊。”
“这真是太好了!我此生的夙愿便是还于旧都,如今总算是可以实现了。”
林渊拱手说道:“陛下,如今邓艾已经领军前往街亭,届时魏国兵马将会拼尽全力夺取街亭,将会是一场恶战,大司马命我传信之后便前往街亭协助邓艾,不知陛下何时可以派援兵抵达?我也好将消息告诉邓艾,稳定军心。”
刘禅叹了口气道:“朕虽然已经出兵至此,但由于急行军,将粮草辎重队伍甩在了后面,需要休整十日,等待粮草辎重队伍抵达,才能全军出征,而从阳平关抵达街亭,最快也需要二十多天,所以一个月之后,朕才能起兵支援街亭!
不过朕也会在阳平关附近征召粮草,随时关注街亭动向,就算不能起全军前往街亭,也会派一支偏师前往助之,你让邓艾不必担心!”
林渊松了口气:“如此就好!”
刘禅笑道:“你明日还要前往街亭,先下去休息吧。”
“末将告退!”林渊拱手退下。
这时魏延走了出来,拱手道:“陛下,末将有一计,若计成,不仅可得六盘山以西,还得可得潼关以西,使得整个雍凉尽归大汉!”
刘禅笑道道:“哦?爱卿有何计策,说来听听!”
魏延满脸笑意,信心满满的走到大殿悬挂的地图跟前,指着地图说道:“陛下请看,如今大司马出祁山,张任将军出斜谷,关中兵马必定都被吸引至斜谷与街亭一带。
如此一来,魏国长安必定空虚,如今陛下携带五万兵马而来,而街亭方面,已有邓艾将军率一万多人马驻守,想要守住街亭,并不需要五万兵马全去,派两万兵马过去,有三万兵马,足以保街亭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