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刘备病重

三国之大汉崛起 姜梵 2498 字 10个月前

确确实实是出现过刘备害怕的情况的。

“诺!”听了刘备的话,诸葛亮便知道自己劝不了刘备,只能退回班位。

刘禅见此也没有多说什么,诸葛亮所担忧的,他正是他所担忧的,可是刘备心意已决,他也劝不回来,而且这个关系到刘备的身体,说的太直白也不好。

总不能说陛下你已经老了,身子骨不行了,若是北伐搞不好就死在路上,所以还是别去了吧。

刘备沉吟一番后,说道:“朕决定御驾亲征,发兵十万北伐,司徒庞统,司空法正,车骑将军张飞,左将军魏延,右将军陈到,征东将军林啸,征北将军庞德,征南将军泠苞……尔等随朕北伐!”

刘备却是将留守成都的高级将领,除卫尉赵云之外,都给抽调了。

刘备又说道:“成都方面,留太子刘禅监国,大司马诸葛亮,尚书令徐庶辅佐太子!”

“臣等遵旨!”群臣拱手领命。

数日过后,刘备启程北上,前往汉中。

刘备并没有在朝堂之上商议进兵方略,因为他得先前往汉中才行。

粮草,辎重要运抵汉中,得在两个月之后,具体的进兵方略,刘备会在汉中与文武商议。

若是进兵方略商议得早了,也难保消息泄露。

刘备离开之后,留太子刘禅监国,因此刘禅也变得忙碌起来。

时间来到公元222年五月。

这一天,北方有数骑快马加鞭往成都而来,为首一人,乃是右将军陈到。

陈到率人进入成都后,便直奔皇宫而来。

陈到在皇宫见到了刘禅,陈到一脸焦急的对着刘禅说道:“启禀太子,陛下率兵抵达汉中之后,身体每况日下了。

益州粮草辎重运送至汉中后,陛下便准备起兵北伐凉州,行至阳平关,病情加重,无法行军只能返回南郑,今特派末将前来召太子,大司马前往汉中。”

听了司马懿的一番话,曹丕这才打消了御驾亲征,攻打江东的打算。

曹丕才能远远比不上其父曹操,因此曹丕对付曹操的临终遗言是铭记于心,休养生息,不主动与刘备,孙权交战,是曹操定下的策略。

若不是因为曹丕在气头上,也不会说要攻打江东这种话。

如今听了司马懿分析的局势,曹丕自然不会在有这种打算了。

曹丕沉声道:“朕虽不攻打江东,但也不会与孙权交好,贾大夫被孙权逼死,朕若与孙权交好,如何对得起贾大夫的在天之灵?

而我大魏乃天朝上国,也绝会向下邦小国卑躬屈膝。朕听说贾大夫有一子名叫贾充,年不过五岁,传令将他接到宫中,朕亲自抚养,让他与太子一起读书。”

“诺!”

在古代,如有臣子为国尽忠,家中子女幼小,皇帝一般会将他们接到宫中居住,让他们与皇子一起读书,以此来收买人心。

如此一来,其他那些臣子见了,就不畏死亡了。

我为国尽忠之后,子女能跟着皇子一起读书,生活,那将来皇子继位,他们不就是心腹重臣了吗。

比如曹操,就经常这么这么做,其义子曹真,鲍勋的父亲,皆是为曹操尽忠而死的。

“陛下英明!”众臣听了这话,心中颇为欣慰。

时间一晃来到公元222年二月中旬,开春季节。

如今距离刘备登基称帝,已有大半年的光景。

经过大半年的时间,炎汉的秩序已经基本稳定,各个机构已经全部组建完毕,官员们各司其职,可以说炎汉这个国家,已经彻底稳定下来了。

成都皇宫,厚德殿中。

刘备身着衮龙袍,头戴平天冠,坐在龙椅之上,对着下方跪坐在座位上的一众文武说道:“如今大汉国内已经稳定,又已临近开春,冰消雪融,去年又收获新粮,钱粮充足。

且江东归附,后患已初,朕打算御驾亲征,北伐中原,为孝愍皇帝报仇雪恨,不知众位爱卿有何建议?”

“陛下,微臣愿为先锋!”左将军魏延闻言,手持笏板走了出来。

笏板又称朝板,大臣上朝,都会携带笏板,根据品级不同,有竹木制造的,象牙制造的,还有玉石制造的,一般上朝的时候用来记载君命,也可以将要上奏的事情写在笏板上,以防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