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刘禅的计划

三国之大汉崛起 姜梵 2356 字 10个月前

而且南中更适合种植甘蔗,甘蔗可以生产糖,虽然这个时代还没有传去大汉,但刘禅拥有系统,可以进行兑换。

而与南中邻近的交州,其南方的九真,日南郡,乃是后世著名的玉石产地。

而且交州更适合种植优质的水稻,历史上便有赫赫有名的占城稻,优质的粮食可以运往牂柯郡进行酿酒,也可补充益,荆二州所需。

除此之外,交州近海,可以开采海盐,海盐的开采比之井盐要容易得多。

只要交州,南中道路一通,届时开采宝石,玉石,玛瑙,交州海盐,自贡井盐,交州优质高产的稻米,还有美酒,蔗糖这些争相辉映,足以带动西南地区的发展了。

还有海上丝绸之路,这些商品,可远销海外,建立海外贸易……

不过想要发展西南,非一日之功。

当务之急,是解决西南地区蛮人的威胁,想办法将其融合。

无论是攻城,攻心,都无法永久解除蛮人的威胁。

唯有融合,将其化为己有,才能够真正的长治久安。

如今移民木鹿,朵思的这两族百姓是第一步。

第二步,是祝融大王这边。

祝融大王这里,已经与其结盟,刘禅暂时没打算对他动手,不过他百年之后,就不一定了。

刘禅也不急,也不能急,这种事需得温水煮青蛙,一步一步来,无痛死亡,慢慢融合才是正道。

反正他才九岁,历史上诸葛亮平定南中,是孟获做主,说明祝融大王应该也就在这几年之间了。

眼下先用木鹿大王,朵思大王的族人试试水,看看情况,情况要是不错,祝融大王百年之后,刘禅在提出移民之事,他们的抵抗力也不大。

到时候这些族中青壮,可以用来修路,用做徭役开采矿石,食盐,相信二三十年,南中地区就可以焕然一新了。

祝融大王眉头微皱,他想不明白刘禅的目的何在。

这十数万人口出山迁入南中,从狩猎生活转变为耕种生活,所消耗的财富可不是一星半点。

这么做值得吗?

祝融大王在心中询问自己,他知道自己这个小女婿从来不做赔本的买卖。

只是祝融大王想不到的是,刘禅已经在开始下一盘巨大的棋了,而他祝融大王,也不过是一枚微不足道的棋子……

刘禅又重新拿起了桌案上的书籍,这书上讲解的乃是帝王之术,刘禅看的的确是入迷了。

下方数十个蛮将面面相觑,低声细雨,都拿不定主意。

他们是蛮将,哪怕部落人口不多,麾下也有些兵马,也算是一个不小的统帅。

一但答应了刘禅,举族迁至南中,改狩猎为耕种,更为汉人百姓,他们也就什么都不是了。

不过最重要的却不是这一点。

如今他们要前往益州充当徭役赎罪,十年之后,部落肯定推选了其他的统领,他们回去,也没有什么权势可言。

他们顾虑的是,纳入汉籍之后会不会受到大汉的欺压,剥削。

众人虽低声细语,但刘禅对于众人的言语,却是尽收耳底,他放在手中的书卷,淡淡一笑道:“尔等尽管放心,纳入汉籍之后,便是我大汉百姓,我自当对诸位一视同仁!”

众人对视一眼,皆点了点头,一个年老的蛮将站了起来,说道:“哎,我等如今已是世子的阶下之囚,只求能够活命,我代表我们部落,答应世子!”

刘禅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十年之后,你们会庆幸今日之决,还请诸位挑选几个德高望重之人,不日跟随我的兵马返回部落,传达我的意图!”

“是!”众人点头答应下来。

刘禅摆了摆手,让一众蛮将退下,旋即在案上奋笔疾书,不过多时,便写好一封书信,将其交给邓艾,说道:“邓艾,你可以执此信,乘坐我的千里一盏灯返回成都,我的千里一罩灯可日行千里,你将此信交给父亲,预计往返只需三日!

尽快回来,我大军休整也需要三日,到时候朵思大王的部落,需要你率兵平定!”

邓艾脸色一喜,拱手领命:“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