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求学荀彧

三国之大汉崛起 姜梵 2288 字 10个月前

林啸匆忙而来,赶到刘禅房中,见他已经穿戴整齐,便询问道:“少主,诸葛军师还在襄阳并未回来,今日为何早早出府,何不多睡会?”

刘禅笑道:“军师他虽然没有回来,但城中却有一个才能不下于他的老师,我要去求学了!”

林啸微微一愣,也知道荀彧随同南下的事情,猜测道:“你是说荀彧?”

刘禅点了点头:“正是荀令君。”

林啸沉吟道:“虽然荀彧答应留在荆州,可他却不想为主公与公子效力,您前去求学,他会答应吗?”

刘禅摇了摇头道:“不知道,慢慢来吧,心诚则灵,当年父亲为求军师,三顾茅庐。荀彧才能不下于军师,我也当效仿父亲,不管求教多少次也不会放弃。不过硬求求不来,只能用别的办法,这求学是第一步,他若是肯教导我学问了,等以后我向他问计,应该不难吧?”

“若是他肯献计,不就相当于是少主的谋臣了吗?少主的手段还真是高明!”林啸闻言眼睛一亮,不由得赞叹道。

刘禅摇头一笑:“没几年时间是不行的,你命人去取几样精致的早点来,待会我一起带过去!”

“我这就去!”

林啸走后,刘禅便开始整理竹简,这些是稍后要向荀彧请教的问题。虽说他想借求学之事慢慢拉进与荀彧的距离,但请教荀彧的内容,却是刘禅真不懂的地方。

没过多久,林啸提了一个食盒回来了,刘禅也整理好了竹简,带上几个护卫,便前往荀彧的住处。

昨日是清早回的襄阳,因此荀彧的住所也有了安排,在城中一个相对偏僻的小巷。

虽然说荀彧没有打算回曹操身边的意思,但保不齐曹操知道荀彧没死,还会派人来劫他,所以荀彧的住处四周,安插了许多的守卫用来保护。并且张仲景那边,也安排了不少守卫。

不仅如此,江陵城,乃至荆州的防卫也比平时严密了许多,出入城池的人马,车辆都要严加搜查,各地也都增设了不少关口。

刘禅摇了摇头,继续规劝道:“令君心中的大汉,已经不可能在回去了,只能退而求其次,希望有人能如光武一般,重立大汉。

如今天下已呈三分之势,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已有篡汉自立之心。而江东孙氏,偏安一隅且野心勃勃,唯有家父,立志匡扶大汉,漂泊半生仍矢志不移,令君难道真的对家父一点想法也没有吗?”

荀彧坚定道:“天子尚在,大汉犹存,大汉只要存在一日,我荀彧便是一日汉臣,终其一生,也只为汉臣。丞相虽有进爵之意,但我了解他,他永不会称帝。”

刘禅问道:“那曹操之后呢?”

荀彧脸色一暗,曹操之后,只怕汉祚在无法延续了。

刘禅叹了口气,也不在打算劝说了,将食盒拿起,送到荀彧面前:“我知道无法劝说先生投靠父亲,但先生如今已经离开了曹操,何必继续为难自己?天道轮回,万物发展自有其定数,如今已然到了荆州,不如就在荆州定居,先生不防拭目以待,看看这天下,最后到底会花落谁家。”

荀彧呆呆接过食盒,沉默不语。

“晚辈先告辞了,还请先生务必珍重!”刘禅叹了口气,拱手离开。该说的他都说了,只要荀彧不一心求死,以后慢慢会有收服的机会。

房中,荀彧跑腿坐在床榻上,许久之后,他终于是叹了口气:“罢了,这孩子说的也不错,我如今既已离开丞相,何必求死?这天下三分,也有我荀彧一份功劳,那便让我好好看看,这天下最后到底花落谁家,看看这大汉江山,最终究竟如何!”

………………

…………

次日,由于担心刘禅离开日久,纸包不住火,甘糜两人担心刘禅,所以诸葛亮便命赵云,林啸二人率领精骑,先保护刘禅,张仲景返回江陵。

与刘禅一起前往江陵的,还有荀彧。

而襄阳这边,诸葛亮迁原宜城守军入驻襄阳,并又在北攻襄阳的一万兵马之中,挑选了五千兵马,共计一万兵马守备襄阳。

刘备取得荆州后,拜关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如今襄阳归属于刘备,襄阳城,自然便由关羽这个襄阳太守坐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