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人一位是一个壮年男子,约摸三十五岁上下,身高八尺,汉代一尺二十四厘米,八尺足有一米九。他身材魁梧雄壮,不亚于赵云,赵云身高只有七尺九,这壮汉身高比之赵云还要高一点点。
他一身粗步麻衣,袖子高高撸起,此刻乃是寒冬腊月,但他却好像一点都不觉得寒冷一样。
至于相貌,也是十分英武,一张国字脸,下巴长着一圈浓密的络腮胡须,不过梳理的却是非常整齐。只不过他的脸色在刘禅看来有些不太健康,蜡黄色的脸庞,不时咳嗽几声,好像也是有病在身的样子。
男子旁边,站着一个约摸十三四岁的少年,这少年相貌长得与那壮年男子有六七成相似,身高也有将近七尺,非常健壮。他身上穿的就比壮年男子要多了,棉袄虽然破旧,但也能够抵御严寒。刘禅估摸着这二人乃是父子关系。
“少主你看!”
此刻那对父子正在收拾场地,摆弄器物,四周也聊聊聚拢了不少百姓,指指点点的。
身边的赵云突然出声,刘禅顺着赵云手指的方向看去,却是一个兵器架,兵器上放着刀枪剑戟等,只不过都是木头雕刻而成,虽然是茶木之类的质地坚了些,但也没有什么寻常之处。
这户人家如此贫穷,想来也不可能拿出什么铁器出来。
不过兵器架最里面,却有一杆用白布包裹的长物件,刘禅从外形上来看,觉得应该是一杆枪。
赵云让他看的,便是这杆用白布包裹的长枪。
“赵叔叔你看是真是假?”刘禅不由得询问道。
“隐隐觉得是真!”赵云盯着那杆用白布包裹的长枪,沉声道。
此时,那对父子也摆弄好了家当,壮年男子提着一木枪在走到百姓跟前,拱手施礼:“各位乡亲请了,在下江东人士,只因老母病重,听闻江陵来了两位神医,便带着母亲来到此地。奈何一路上盘缠用尽,好在少时学了些武艺,便想着买艺挣些看病钱。
荆楚之地,人杰地灵,贤人义士必多,还希望诸位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在下谢过了。”
等邓艾收拾完毕,刘禅才带着邓艾来到前殿用饭。
大厅中摆放着四个木案,左右各有两个,这个时代的桌案还是矮几,一般普通的百姓人家会在一个桌子上吃饭。但若是贵族,或者邀请宾客,是不会在一个桌子上用餐的。
饭菜已经拿上来了摆好了,黄月英和刘禅坐左边,赵云和邓艾坐右边。
刘禅看着桌案上的食物。
一共三个菜,中间是一道炖白菜,里面加了豆腐,热水腾腾的,也不知黄月英加了什么作料,香气袭人,这道炖菜与后世做法类似,冬天吃起来非常暖和。
而左边是一碟青菜,这个时代还没有炒菜的技术,所以这青菜乃是水煮的,右边则是一碗肉片,肥瘦相间,大约有五片的样子,每片有一厘米。刘禅估摸着,这肉片应该也是加入了作料香料熬出来的。
而主食,则是一碗精米饭,不过味道嘛,远没有后世刘禅吃过的稻米香糯可口。
这些饭菜,若在前世刘禅不是饿急了的话是难以下咽的,不过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颇为丰盛了。
如今大汉百姓,只怕有五成以上是处于食不饱的状态,每日都有因饥饿而死去的百姓。
面对如今的生活,刘禅已经非常满足了。
刘禅撇了撇其他人的桌上,见众人饭菜一样,黄月英并没有因为他的身份而开小灶,刘禅这才放下心来,安心吃饭。
吃饱喝足陪黄月英坐了许久,刘禅这才提出告辞。
三人出了诸葛亮府,来到大街上。
江陵城,在刘备的治理下欣欣向荣,此刻怕是大汉最繁华热闹的几座城池之一。
晌午刚过,倒也有不少人吃饱了出来溜达,哪怕是寒冬腊月,商贩们除了下雨下雪,也不敢有其他懈怠,因此道路两边倒也非常热闹。
刘禅以前一直待在家中,昨日也没有好好欣赏这古时的风土人情,今日得空,便在这街上转悠起来,反正那关兴张苞等人,也不迟在一两日去结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