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大婚

“今日大婚,你能前来祝贺,我内心很是欢喜。”项子墨没看嫣然公主,声音温和,自顾说道。

“驸马爷请自重,直呼一个未出阁姑娘的芳名,有些不妥吧。”赵宁安寡淡地扫了项子墨一眼,凉凉说道。

她不是先前那个单纯痴情的赵二小姐,对项子墨自然无甚好感。

“你我相识一场……何必说这样绝情的话儿”,项子墨轻叹一声,眼神无奈。

赵宁安懒得理会,却也不想项子墨在这里恶心自己,凤眸微阖,给自己斟了一杯酒,主动端起酒杯,敬了两位新人。

她盈盈一笑道:“宁安代表安永侯府,祝愿项公子和嫣然公主举案齐眉,白头偕老。”

“举案齐眉、白头偕老”这几个字,她说的甚重,凤眼染着零碎笑意,眸光微转,却是一阵儿微不可查的厌恶和不耐。

赵宁安饮罢,放下酒杯,施施然坐了下来。

项子墨端着酒杯,一动不动,似是被赵宁安一双凤眼勾了魂,满目依然是含着无尽深情,像是故意给赵宁安添堵似的。亏得嫣然公主狠狠拉了他一把,他才饮尽杯中酒,不舍地转向了下一桌。

嫣然公主的面色,早在看见赵宁安时就变了,此时随着项子墨饮下了杯中之酒,在众人都不留意的时候,却恨恨瞪了赵宁安两眼。

当是把人忌恨上了。

赵宁安只是觉得好笑,就当真浅浅笑了笑。嫣然公主霎时便冷哼一声,捏着酒杯死死盯着赵宁安,眼神愤恨到了极致。

这酒宴实在无聊透顶,赵宁安捡了几道自己爱吃的菜色,多少吃了点。

吃过饭食,有公子哥提议,借着这股喜庆,即兴做几篇文章。

这样的提议,自然是想表现给对面的姑娘们看的。

嫣然公主大婚,不同旁人,得了席位的姑娘们都是出身不凡的。光是赵宁安身边,就有三四个侯府嫡小姐。而少理寺少卿的女儿、户部左侍郎的孙女和宰相府里的嫡四小姐,亦都在此地。

在座的权贵子弟们都清楚,此次喜宴非同往常,在座的姑娘们,大多到了要出阁的年纪,若是被这些姑娘家看上眼,结了姻亲,对自家仕途,自是极好的。

后花园的公子哥儿们行事利落,撤了宴席,抬上笔墨纸砚,张罗了起来。这后花园本就是赏景之地,配上这些浓墨砚台,倒是极应景的。

项子墨是京都出了名的风流才子,先前一篇《兴国论》,让圣上都叹了三声好。今日,他又有小登科之喜,这场宴会,众人便推举他来主持了。

项子墨解下身上红绸,挽起袖子写了“兴国”二字,笑道:“前些日子项某不才,一篇《兴国论》幸得圣上赏识,近些时日,项某偶有所得,却觉之前见识浅薄,今日,想和诸位公子再谈兴国之道。”

场上众人目露精光,对这个提议,自无异议。

项子墨先前那篇《兴国论》,确有可取之处,但难免夸大了些。京门的膏粱子弟们平日里自视甚高,鲜衣怒马、威风八面惯了,哪一个又肯真个服气?

一众公子哥儿也起了心思,若是今日,在笔墨上把这项子墨比下去了,对今后说亲乃至仕途的影响都是极大的。

既有了议题,也可开始做文章了。诸位公子哥桌前摆好了席子,铺好宣纸,便开始作答。

骁勇侯府的侍女们有的帮忙捧着书卷,有的帮忙研墨,声势甚是浩大。

而锦梁王府的世子殿下沈玦,便是在这些公子哥儿兴致正高的时候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