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此一番打诨。
心中郁结之气消散,不再理会小黄鸡,直接回房。
开始第一次符箓描绘。
这本初级符箓经,记载有缺,只能按照其上所述,选择使用过的“木盾术”为模板,来练习。
书桌不大,地方有限,不相关的杂物清掉。
研磨墨汁,稍浓些,拿起笔蘸了蘸。
打算采用白纸临摹,把笔画,笔顺,转折,样式记住,首先做到了然于心才行,待会正式开始,避免不能做到,首尾贯通。
练习符箓,更甚于练习书法。
拿笔方式,站立姿态,背部弯曲的弧度,双脚宽度,拿笔的松紧度,拿笔高低程度,手腕力度,手腕灵活度,下笔速度,呼吸的速度,手腕运转速度,手臂挥舞的夹角,空气的温度,湿度,风力大小,精神是否集中,心有无杂念,不可转移视线,等等等等,注意事项繁杂,做到不厌其细,无有疏漏,方能成功。
以前练功后,为舒缓身心,练过毛笔,所以并不是丝毫不懂。
运笔之下,手腕灵活,一气呵成。
刷!刷!
刷!刷!
临摹几十遍。
初级符箓,尚属简单,转折不复杂,无需笔锋,纹路曲线也不多。
可尽管如此。
依旧累得够呛,放下笔,看着临摹的作品,仔细比对一番,倒也相似,规规矩矩,就是匠气十足,毫无灵动之感,呆滞,如盖章,像那印刷版!
问题不大,吧!!!
拿起裁剪好的黄纸,口吐浊气,运起法力,附着于笔尖。
还别说。
运用法力临摹,和不使用法力,其中相差千万,不同的感受。
法力波动间,必须要把法力,压缩成丝状,并且要做到连绵不绝,不可有半分停顿,还要保持思维空灵的状态,更需一心三用,可无论自己,怎么去努力,依旧逃离不了,走神的结果。
第一张符,第一笔尚未弯曲,感应到空气中灵气灌注,墨汁间法力毫光一闪。
知道这次符箓,宣告失败。
有些失望,只能废弃掉!
还没有摹写完,就已经沟通天地灵气,发出毫光,后面的笔画,完全不能与之相融,这种符箓,要么释放不出,要么前后冲突,产生自爆。
也不气馁,符箓一道,虽然没落,但它何等辉煌过。
瘦死骆驼比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