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说造船吧,人家造出来的船就是比大明的大,早些年的时候大明也是有这个能力,只是后来越发的不行了,这让他不免想到大明走到现在也应该进行一些变革了。
一个人有了这样的想法是非常可怕的,至少在大明官员之中,这意味着一个新的思想诞生,别说沈犹龙了,其他两广官员在澳洲的影响之下相比较其他省份的官员就要开明的多,接受新鲜事务也更快。
这里面虽然有很多是为了讨好沈犹龙的意思,但也不乏有人自己的确想要学习好澳洲的经营管理。
在他们眼里澳洲虽然是个番邦小国,但这个小国却是一点儿也不简单,但总的来说他们觉得还是有必要像人家学习,不管怎么说学习别人好的地方的确对改善了他们的生活。
澳洲一方面和两广进行贸易往来,同时也对他们进行文化出口,这才是澳洲之所以能在两广一直经营下去的主要原因,不过不管怎么说两广这地方是有基础的,建立一支新军相比较别的省份基础要大多了。
关键在于沈犹龙比较支持,有这位最高长官的支持,那就没有什么阻碍了,其实要把他们的利益捆绑到一起,这样就比较容易做事,所以沈犹龙也勘察部了这一点。
澳洲在这里面起到的一个作用就是将这些人联合到了一起,在一根绳子上,沈犹龙就是那个领头人,所以当朝廷里有人弹劾他的时候,这些士绅自然是通过自己的关系极力保住他。
不管怎么说都要保证沈犹龙继续在两广总督这个位置上,一旦换了人来可不一定能够保证自己的利益,当然沈犹龙自己这时候其实也不像走,他想继续实施自己的一些想法就必须留下来。
随着局势的变化,朝廷里这个时候也的确没有那么多时间管南方的事情,所以沈犹龙的调令就一直没有下来,这让大部分的士绅也松了一口气,不久前沈犹龙向他们诉说了闯贼如何杀人的事情,说两广应该组建一支新军,希望他们能够出一些钱购买澳洲的武器。
这些士绅表示要考虑,其实回过头大伙儿坐到家里想了想觉得这个事情还是必须要支持一下的,毕竟对于他们来说,如果真的闯贼来了他们的财产肯定会受到冲击,最好的办法就是支持沈犹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