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心声

我想我说的话你应该能明白。正如眼下的这场天江之战,若胜,则加速统一步伐。若败,则延缓统一步伐,让你口中刚才的那份盟约有可能生效。

但有一点我必须要坦诚的告诉陆将军。在你们未能和刘皇叔解除盟约前,父相是断然不会接受你们提出的友好盟约。

我是三公子,在我之上还有哥哥。虎有伤人意,我却没有伤虎心。一母同胞,血浓于水。我不想把事情做的那么绝。

同室操戈的事我不希望在我们家发生。兄弟们的死对父相打击很大,我不想再让我们的事使父相本就受伤的心灵雪上加霜。

身为人子,则应尽孝。身为人弟,则应知悌。孝悌是大义,我不能破坏。这是我的心声,也是我一直我奉行的原则。

这样的我看起来软弱无能,但却可以让家得以欣欣向荣。父相已经很累了,我不能再为他平添烦恼。

祖德是我的谋士,有他在,我可以很好的保护自己。但我却不会让他主动向二哥挑衅,向二哥发起进攻。

我不是不能,而是不想,不愿。

因此,这份盟约我做不了主,我不能为了一己之私,而让团结的曹魏陷入内乱的沼泽。”

曹植思来想去,觉得用自己的心声来回答陆逊的问题,是最好的应对方式。

曹植的一番话,让杨修和陆逊同时沉思起来。有时候,真诚的心声是最大的杀器,足以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站在营帐外的曹操,眼珠左移右动。此时的他在想,曹植是不是知道自己站在这呢?他说的话真的是他的心声吗?

“再等等,孤到想看看,陆逊接下来会怎么说?曹植和杨修又会怎么做!”

“祖德此言差矣。这是双方都受益的盟约,而不仅是一方。自古有言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丞相已近天命之年,对未来之事想必已开始时谋划。

在过十多年,等丞相迈入耳顺之年,想来也是继承人诞生之期。未雨绸缪胜似临饥而掘井的道理,祖德应该深有感悟才对。

十多年的合作,足够让你我实力深厚,站稳脚跟。攘外必先安内,内部不稳,就算拥有再大的版图又能如何呢?很有可能,在一夕间,版图四分五裂,而自己也会落得魂归九泉。

丞相不是天子,但却形同天子。天子家里发生的事在丞相家中也会发生,并且只会更激烈。因为,谁若能继承丞相的衣钵,谁就离九五之尊的位子更近。

丞相愿意永做汉臣,但他的后代却未必。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客观环境造成。没有深厚的感情基础,如何能让大伙对其献出自己的忠心?

祖德,我问你,也请你诚恳的回答我,你对天子忠心吗?你对大汉有归属感吗?若丞相与天子起了冲突,你会站在哪一边?”

陆逊的一步步追问,让杨修的心一下下的震撼。这个回答很简单,也是很肯定的,可自己就是不能亲口说出来。

一旦开口,不仅把自己拉到了汉室的对立面,也会将丞相卷入不忠不义的漩涡中。

杨修大笑一声,进而反问道:“伯言,在我回答你的问题前,能否请你先回答我的问题?且条件也如你对我提出的那样。”

陆逊哑然一笑,抬手示意。他知道自己若不回答杨修的问题,这场谈话也将到此为止,他甚至会做出送客的决定。

“伯言,你对天子忠心吗?你对大汉有归属感吗?若孙侯与天子起了冲突,你会站在哪一边?”

同样的问题抛出来,让陆逊眼角的肌肉抽搐了几下。幸好自己养神静气功夫极佳,不然,这会未战就先败了。

“祖德,你很聪明。不过,你的问题我却可以回答。我不像你出生于北方,离乱世中心很近。我自小出生在南方,这里远离政治纠纷中心,并且在很早的时候,汉庭的皇威就已辐射不到这里。

江南这块地方,几经辗转,经孙氏父子努力,总算得以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