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说客陆逊

就在他回去的半途中,他脑海里再次闪现出那个人的脸相。这一闪,让他后背一凉,脚步一虚,摔了个结实。

“丞相,他是丞相。我,我怎么这么糊涂呢?”传令兵很想回去领罪。但眼前的事又不得不做。最终,他站起来,一跺脚,心想:“死就死吧!等完成了这件事,就算死了,我也是英雄。”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陆逊只身一人,身穿淡蓝色袍子,从容不迫的站在大营的正前方。

“大人,公子有请,请随我来。”传令兵对陆逊抱拳,礼貌的邀请道。

“好,前面引路。”陆逊淡淡一笑。

走入军营,陆逊谨小慎微的观察起曹家大营。身为排兵布阵的高手,他对眼前的军营感到疑惑。曹军营地在自己的推断中不该如此,这分明就是不谙军事之人随意安排的营地。

再有,整个军营除了步军营,其余营地一点肃杀之气也没有。难道曹军的主力已经转移,现在留下的只是一副空架子?

“伯言老弟,江南一别,多年未见,兄,甚为想念啊!”杨修脚步连迈,从营帐内走了出来。

“祖德兄,老弟不曾想到,如今这大营中的主事之人竟会是你。听说你现在辅佐的是三公子,难不成子健在帐内?”

“伯言所言甚是,公子对你早已翘首以盼。里面请。”

“好。”

一番寒暄,陆逊和杨修走入了营帐。直到此时,他们也没注意到站在营帐侧面的曹操。

“陆将军,久闻大名,今日一见,足以让我铭记一生。”曹植从主位上站起,向陆逊热情的走去。

“三公子言重了,陆逊愧不敢当。今日前来,一来是受我主所托,二来也是为了两岸的黎民百姓,三来更是为了两国世代友好。”

曹植很想回上几句,但张口后,却发现自己不知道该回什么。

杨修见此,赶忙插话道:“伯言,快快请坐。公子近来为了完成丞相临行前交代的嘱托,晚睡早起,夜不能寐,着实有点殚精竭虑。”

“哦?不知曹丞相给三公子下了什么样的任务,竟让他如此忧虑憔悴?”陆逊岂能不知这是杨修的圆场之言。既然他递来了梯子,那自己就顺着梯子走下去吧!

“丞相临行前向公子下达了编纂诗集的任务。他要求这个诗集要旷古烁今,要让后世之人一听到诗集的名字就能想到他,想到曹魏。”

陆逊政治嗅觉敏锐,杨修的话全信不可。若只信一半,其中的信息量也让人遐想连连。

“丞相对三公子如此看重,寄予厚望,实乃三公子福气。面对这份福气,若换做是我,说不定比三公子还要不堪。”

“伯言说笑了。快请坐,你要是不坐,我们如何畅谈接下来的大事呢?”杨修衣袖一拂,挥手一引。

“恭敬不如从命。”陆逊明白铺垫已经结束,下面要说的就是严肃且沉重的正事了。

“伯言,天江之战对丞相来说是个鸡肋。想必你也知道,北人不善水战,可为了匡扶汉室,一统华夏,丞相不得不挥军南下,渡过天江。

丞相之所以至今没有动作,不是因为惧怕东吴的水军,而是担心会产生没必要的伤亡。他老人家对士兵爱如己出,不忍看到这么多的好儿郎,因不习水性,就此枉死。”

“祖德之言我能明白,但曹丞相挥鞭南下,真的是为了匡扶汉室吗?假设曹丞相挥师过江,统一了江南,进而在西进,统一了西蜀。

试问,那时的汉室还会是当下的汉室吗?曹丞相会不会取天子而代之呢?”

陆逊争锋相对,不再有先前的谦逊有礼。如今的中军大帐,就是战场。看似文辩,实际上却是天江之战开启的第一轮较量。

在这场文辩中,谁若占了上风,便可在接下来的天江之战中率先占得先机。

站在帐外的曹操,静气凝神。他想看看杨修会如何进行反击,更想知道,才高八斗,在文学方面天赋卓越的曹植能否有意想不到的奇兵,扭转其在政治场上的颓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