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三章 遗憾有遗憾之美。

隐龙惊唐 八无和尚 1262 字 9个月前

李沐一身锦衣长衫,倒被误会成了读书人。

可这么一个误会,却被李沐沾沾自喜。

心道,咱生得风流倜傥,倒哪,都是个雅人。

呃……雅痞……也不错。

于是,李沐拼着热脸贴上冷屁股的觉悟,大声喊道:“都是天涯寂寞旅途人,不知可否让我与各位兄台共谋一醉?”

对面画舫上,有个书生伸头大喊道:“看阁下也非淫恶之人,倒象是个放荡不羁的浪子,上船也可以,须带上好酒一坛。”

李沐兴致盎然,大呼道:“本公子船中唯独不缺好酒,正愁无人对饮。”

于是,双方画舫渐渐靠近。

李沐不顾龚林的劝阻,双手各拎一坛酒,跨过船舷,上了对方的船。

那条画舫上,皆是青衣长衫的读书人。

同为年青人,所谓不打不相识。

看李沐俊郎豪爽,真拎酒而来,倒一个个地客气起来,上前见礼。

寒喧之后,李沐大概清楚这群书生来此的原因。

李沐倡导科举改革之后,科举考试试题开始改变。

加增了格物,加强了明算。

同时将兵科、医科独立在科举之外,另行形成了晋级制度。

天下已经按旧制专事攻读明经的学子,由此荒废了。

虽然明经依旧是必考的科目,但所占的成份比例已经摊薄到之前的三成。

这些年龄的学子,原本应该在三年前就进行科举的。

可因为朝廷推行科举改革,只能重新回炉攻读格物和明算,错失了三年前的那届科举。

经过三年的苦读,本来可以参加今年科举的。

不想,朝廷要迁都。

这样一来,原本三月的科举被临时推迟了半年,改成九月。

半年的时间说久不久,可说短也不短。

这些学子结伴南下,借机畅游杭州,来一睹西湖美景。

“在下李三暮,金陵人氏,敢问诸位兄台高姓大名?”李三暮,李三木,可不就是李沐。

一个看起来最年长的国字脸青年拱手道:“鄙人张柬之,字孟将,襄州人氏。”

“在下娄师德,字宗仁,郑州人氏。”

“在下狄仁杰,字怀英,并州人氏。兄台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