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防守反击有个最大弊端。
那就是集中一点突破之后,四周就会被突厥大军突破。
也就是说,李大亮所部会突入突厥大军腹心,而左右两翼就会被突破,甚至后路也会被突厥人截断。
这就又形成了一层肉夹馍的形态。
但李大亮还是选择防守反击。
他相信李沐,愿意将后背交给李沐。
朱邪克勒显然没有意识到李大亮的脾性,会做出这样反常的选择。
这一把,不能说朱邪克勒部署是错误的。
相反,朱邪克勒的眼光是正确的。
战场的僵持不改变,时间是站在唐军这边的。
至少对玉门关内的唐军是绝对有利的。
他们不缺少补给和援军。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就算朱邪克勒事先预知李大亮会做出这个选择,朱邪克勒一样没得选。
但朱邪克勒还是郁闷了。
大战一开始,左右两翼的突厥骑兵,迅速击破唐军左右两翼,向唐军纵深插进。
李大亮中军主力骑兵,同样直插朱邪克勒的中军位置。
朱邪克勒只能抽调正在进攻玉门关守军的步兵配合援助中军防守。
如此一来,玉门关的守军压力反而大减。
这个后果让朱邪克勒深深懊悔。
相对于击败李大亮,突破玉门关才是最重要的。
可突厥骑兵已经向李大亮部后翼包抄,再想调回,已是妄想。
朱邪克勒无奈之下,迅速做出调整。
从进攻玉门关的步兵中抽调些三万大军支援中军,暂时稳固住战线。
中军的位置绝对重要,一旦被李大亮突破,就会与玉门关守军会师。
产生的后果就是朱邪克勒和他麾下大军,从此再也别想从玉门关出去。
由此战斗到傍晚后,玉门关的攻防战,其实已经陷入僵持。
主战场反而东移至玉门关以东数十里处。
朱邪克勒眼下只能等待,等待穿插到李大亮身后的突厥骑兵,及时返身进攻李大亮身后,与自己形成前后夹击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