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二章 苏定方复仇

隐龙惊唐 八无和尚 1250 字 9个月前

皇极朝一直将他们的目光定在大唐身上,在石见周围囤有大量军队。

所以,新罗军对九州的占领,倭国国内是一片愤怒和责疑,朝野纷纷指责大臣苏我虾夷的失责和不作为。

迫于朝野上下的压力,苏我虾夷只能以皇极tian皇的名义,向大唐派出了使团。

他想想求助于大唐,调停新罗和倭国的战事,并希望得到大唐的援助。

失去九州的倭国,就象失去了双脚。

倭国迫不及待地想要收复九州,所以在苏我虾夷派出使团的同时,倭国已经在全国征兵,积极备战。

苏我虾夷很清楚,新罗背后定有大唐的支持。

但现在,倭国根本没有实力同时与新罗、大唐开战。

既然不能,便要有所选择。

说服大唐置身事外,甚至以利益交换来得到大唐的支持,然后全力击退新罗,收复失地,这是苏我虾夷派遣使团的真正目的。

……。

而此时,唐军势如破竹地西进。

吐蕃内忧外患,朝野已经乱成一片。

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

倒不是说吐蕃没有还手之力,只是各部落失去了强有力地领导者,上下形成不了合力。

加上唐军挺进的速度太快。

许多吐蕃军还在赶往防御城池的路上,目标城池就已经被唐军占领。

而李师此战明显暴露出他“邪恶”的一面。

他此时斩钉截铁的一句话,被唐军奉为至理名言,敢犯大唐者皆可诛!

西南十数州百姓惨遭屠戮,将士们想做的,就是以血还血,以牙还牙。

为了防止遭遇抵抗和身后的袭扰,但凡所遇到的吐蕃军和吐蕃部落的成长男子,都被李师下令屠杀。

可以说唐军所经过的三路,如同风暴席卷大地,已经很难找到一个活着的成年男丁。

这也是战后,李师被朝廷训诫的主要原因,这次训诫直接使得李师接替李靖入军机之事,成为了泡影。

而由此引发不断的吐蕃民间叛乱,一直持续到若干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