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李沂折子发还内阁,皇帝批示十六字“言者无罪,瑕不掩瑜。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次日,朝廷诏令:茂州有义士池一刀者,侠肝义胆、战功卓著……为彰其功,追汶山县公,赠神机卫将军。汶山南立七尺碑,供万人景仰……。
……。
此战完胜。
唐军如破竹之势,扫荡了大散关外党项、吐蕃联军。
敌军在慌乱之下,只能溃退。
一应粮草补给尽皆抛弃。
在李沂的疯狂追击之下。
这一退,直接就退到了战争开始之地——松州。
联军损兵已经达到三成。
但主力依然还有一战之力。
加上李沂追兵,兵锋气势已弱,从大散关出兵时,事发突然,准备并不充足。
如今狂追,收复失地,后面补给短时间就跟不上了。
李沂只能在松州外扎营,等待援军和补给的到来。
但就算如此,战功足以记入史册。
这场突如其来的胜利,让大唐有了喘息的时间。
三面皆敌、兵临城下,一直压得大唐无法喘息。
把战场向西推至松州,大唐就有了足够的腾挪空间和时间。
而联军在损失了七、八万人和所有的粮草辎重后,士气低落,短时间内也没有了再向东发起攻击的能力。
西南战局短时间内,就这么陷入了僵局。
……。
西南战局的变化,直接影响了西北战场。
经过二个多月的鏖战,双方都已经精疲力竭。
二十四门火炮,让朱邪克勒的中军不敢前行一步,他开始怀疑这场大战的胜负结局。
西南方向吐蕃、党项联军的溃败,令朱邪克勒彻底丧失了信心。他很清楚,一旦吐蕃、党项联军守不住松州,那西南的局势就会扭转。
大唐将能抽调些兵力北上,那时,凉州唐军将会发起反击。
朱邪克勒这人很干脆,能打就打,不能打绝不恋战。
他当天就派使者至凉州城下,请求停战议和。
李大亮和李师因此松了口气,三面开战,国力消耗太大。
朝廷已经无力招架,不管是国库还是内帑,都已经见底。
于是,双方都同意暂时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