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商人回国之后将此事禀报了本国的朝廷。
于是,倭国就开始效仿大唐,开始向大唐的商人和货物征收高额商税。
大唐商人,特别是江南道的商人,对此颇有微词。
李沐就想,借此次战争,逼迫倭国签署城下之盟。
经过几次的交涉,倭国朝廷还是答应了李沐的要求,但也随之提出了一个要求。
就是释放被李孝恭部和李师部包围的三万倭军。
说包围,那是客气。
事实上,这支残部就差被屠杀了。
这支残部就是被刘仁轨率三万“和平军”偷袭的那支渡海部队。
他们在遭遇偷袭后,仓惶西逃,对马海峡,倒是登陆了原定目标首原城。
可问题是,被刘仁轨偷袭之后,不但损失了二万士兵,连同大半的粮草、军械都损失了。
这让他们在登陆之后,只能就地劫掠来维持大军的消耗。
可这样一来,他们的行军路线很快被李孝恭掌握。
接下来的事,就很容易理解了,李孝恭在李师的配合下,迅速将这支倭军残部困在首原与至留城之间。
之所以一直没有发动进攻,是李师的主意。
他向李孝恭谏言,认为这支倭军已经丧失了战斗力,与其逼入绝路,激起他们拼死一战,不如任由其因缺粮少衣,士气低落而自动崩溃。
李孝恭采纳了李师的建议,只围不攻。
所以,等李沐与倭国签署了和解协议,倭国使团将这支残部带回国时,这支军队已经不象是军队,更象是三万逃难的乞丐。
……。
之后,李沐带着李师随行,应金胜曼之邀,去了新罗首都——金城。
新罗女王金德曼,也就是善德女王,她在位已经十三年了。
她有两个比较出名的传说。
一是李世民赐新罗牡丹花图和花籽,当时还是金德曼父亲真平王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