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从前隋起,但凡征讨高句丽,自恃天朝上国的中原朝廷,都不会对平民百姓有大的危害举动,象李世民就更夸张了,捕获数万高句丽大军,退兵时,竟都释放了,甚至还赐了不少粮食物资。
这种做法说好听点是仁义,说难听点就是资敌。
高句丽人是天生的丛林战士,他们善于奔跑、擅长射箭。
所以,俘虏一旦被放回去,只要集中起来,就是一支军队。
而李沐显然不是个君子,没有坦荡之心。
他现在所为,完全是反其道而行之。
敌人来攻,就坚决地顶回去。
自己不主动进攻,却不断地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
到了后来,渊盖苏文慌了,因为他明白了唐军的用意。
高句丽不象大唐,拥有巨大的人口储备。
此次大战,已经将家底全扔进去了。
而城外唐军的做为,使得汉州以南数百里之间,皆是无人之地。
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延续下去,那么,就算在汉州顶住了唐军,高句丽最后也就剩下一个空架子。
无人即无防。
这个道理,渊盖苏文还是懂的。
就在渊盖苏文开始犹豫要不要与城外唐军决战的时候。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的传来。
首先,由于唐军北、西、南三路大军齐出,高句丽兵力捉襟见肘,新罗十万大军趁机北上,一路如破竹之势,仅仅二十天,高句丽连失北原京、溟州、朔州三个重镇及十三个小城。
这种速度,已经大大超过了高句丽朝廷的心里承受能力。
被新罗抄了后路,这种丢颜面的事,确实令渊盖苏文抓狂。
要知道,这十几年的时间里,都是高句丽压着新罗打,哪轮到新罗人骑在自己脖子上拉屎?
其次,北路两座重镇新城、安市州的丢失,使得与靺鞨的连通变得困难起来。
此次靺鞨先出了十万大军,之后在辽东城战局失利之后,增补了五万大军。
这对于人口不多的靺鞨,已经是倾尽了全力。
而石城、建安、积利城三城的丢失,表示高句丽已经无法对海岸线进行控制和骚扰。
大唐的援兵和物资将源源不断地进入高句丽。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西路唐军已经占领泊汋、大行、新义州,兵锋开始直指萨江,一旦萨江防线被突破,平壤,高句丽的首都将彻底暴露在唐军的兵锋之下。
一马平川,再无任何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