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层关系,李靖就算做任何事,都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
可李靖还是选择沉默、坐视。
这让李沐心中,对李靖生起了一些不满的情绪。
在李沐看来,李靖的无为,如同玄武门事变时的冷漠。
李靖见李沐沉默不答,轻叹一声道:“都道以静制动,不想殿下另辟蹊径,以变诱动。只是这样势必引起一场大乱,甚至一场血战,这真得是殿下想要的吗?”
李沐沉声道:“会不会有一场血战,决定权不在我的手里,而是在陛下手中。若李帅觉得,我就算是自保也有错,那我无话可说。”
“殿下误会了。某从没认为殿下有错,但无错,还一直做得很好,好到超过某的想象。既然殿下已经有所决断,某自然不敢再赘言。今日此来,只是想为殿下引见几人,以供殿下北伐作战之用。”
李沐听闻,有些意外,同时心中一暖。
李靖至少还是维护自己的。
知道自己缺少可用的高层将领,李沐知道,能让李靖举荐的,绝不可能是无名或者无能之辈。
于是应道:“敢问李帅,是何人,在何处?”
“就在府外等候,殿下令人招呼一声就是。”
李沐遂令人前去传唤。
不一会儿,从门外进来三人。
两个身材魁梧的中年汉子,一个满脸络腮,一个白面短须。
还有一个脸容清秀,举止有度,倒象是文人。
三人一进门,便一齐躬身道:“臣等参见摄政王殿下。”
李靖起身,指着白面短须的汉子道:“这是东平郡公程名振。说起来与殿下有些渊源。名振,你自己与殿下说吧。”
程名振拱手道:“武德六年,朝廷讨伐刘黑闼时,臣有幸效力于隐太子麾下,立下微末之功,由此升任营州都督府长史,得封东平郡公。”
李沐心中一动,能以军功封郡公的,自然军功不会小,恐怕确有些能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