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豪族的意图很明确,国资司回购力度的减弱,说明了三点,一是国资司可能经过之前迅猛地收购,资金不足了。二是国资司在李沐遇刺之后,内部出现了意见分歧。三是李沐几天未曾露面,且摄政王府披孝,可以判断出李沐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综合上述三点,世家豪门一致认为,可以操作一波次,用来填补之前的亏空。
虽然上疏弹劾李沐、韩仲良,连带着刘洎都弹劾进去了。
可这么多天了,除了许敬宗来核实过一些问题,朝廷迟迟没有动静。
要知道,这可是刘洎传皇帝口谕,世家豪门才串联在一起哄抬田产价格的。
如今遭受巨大亏损,总得找补回来吧?
就算之后皇帝要追究,用此借口也能堵回去。
皇帝归皇帝,钱财归钱财,这一点,世家豪族分得很清楚。
就算皇帝,也不能抢人钱不是?
所以,世家豪族决定发动这次田产价格战,将价格压下去,再从低位买回。
正因为有了共同的利益目标,世家豪门之间空前的团结。
他们在长安和各州集体同时抛售手中的田产,直接将价格打回李沐救市之前的价格。
长安地价从二十二贯左右回到了十一贯附近。
一时间,坊间一片哀鸣声。
只是与之前不同的是,世家豪门此次集体行动,是由他们自己发起的,心中有底,再加上他们只为求财,不为谋反,所以,他们名下的工坊都没有解雇工人。
这不是因为他们心善,而是担心日后被朝廷追究起来,有个说辞。
毕竟操纵市场是为利,大量解雇工人,造成混乱这就是蓄意谋反了。
所以,这次的暴跌虽然势头凶猛,但造成的混乱远没有之前那么大,至少没有失业百姓去围攻官府衙门。
只有之前跟风买地的百姓承受着价格暴跌的煎熬。
这些买地的百姓一部分是买回自己耕种的,一部分也是想买入之后,等价格高点卖出,赚点差价的。
而这部分百姓,显然是抗不住这波迅猛的暴跌的,他们纷纷跟风卖出。
百姓的跟风抛售,使得价格当日就创了新底,长安的田产价格破十了。
次日一早,世家豪门继续打压,以一亩九贯的价格,纷纷抛出万亩、数万亩的卖单。
此时,已经再无人敢去交割田产了。
东、西两市的交易市场哑雀无声,只有世家之人,得意洋洋地高呼着,“良田贱卖,九贯一亩,当场交割,要多少有多少。”
诸如此类的话,激荡在百姓的耳朵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