骚乱一触即发。
李世民终于坐不住了,次日他下旨召集了今年首次临时大朝会。
所议只有一个,那就是罢免李沐摄政王的官职。
当然,谁都明白,这恐怕是做不到的。
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是个人都明白。
但这不影响他们弹劾和发泄,将李沐的名声搞臭。
或许是这次临时大朝会的真正目的。
试想,如果满朝文武都弹劾李沐,那么李沐还有何颜面站在朝堂之上,号令百官?
说得直白点,那就是李沭手下百官,个个反对李沐,李沐还好意思指使他们干这干那吗?
李沐没有出席,因为他准备上朝时,脚崴了。
魏征也没有出席,因为他着冷了。
韩仲良也没出席,因为他的伤势有了反复。
马周自然也不会去了,因为他去了京畿道,负责国资司对此道各州的田产和工坊回购事宜。
李沐麾下的官员也没有去,倒不是他们不想去,而是魏征下了死命令,谁去谁滚蛋。
简单、粗暴,但很有效。
当李世民扫视着只有一半文武的太极殿,心中泛起了一阵悲哀。
这才短短不到两年的功夫,朝堂就成了这般模样。
所谓天无二日,民无二主。
由此李世民心中的决心更加坚定。
“诸公呈上的弹劾状,朕都一一审阅。朕能体恤诸公的心情,摄政王李沐指使皇家银行发布的调息令确是恶政,不说其它,就说五成的高息,便是与民争利之举。不过,朕以为摄政王的初心还是善的,弹劾罢免想来有些过了,这样,朕下旨申饬,令他废止调息令,以观后效。诸公以为如何?”
李世民的结案陈词,绝不象他口中所说的那么简单。
能这么说,绝不是为了维护李沐。
而是因为面前的官员都是他这一派或者是中立者。
这样说的目的,就是挑起中立者的愤怒。
李世民知道,他这一派的官员不用挑拨就不会妥协,但人为操纵的痕迹太明显。
只有让那部分中立的官员起来反对,才能真正显露他圣人的清明和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