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听了,微微点头,然后击案道,“朕决定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与城外叛军誓死一战。令鄂国公、突国公统领南衙禁军,布防东、西城门。再令扬州张士贵、李袭誉、常何三部人马,立即南攻苏州,行围魏救赵之计,迫使苏定方大军南返救援苏州。二位爱卿以为如何?”
房玄龄、李道宗互相交换了一下眼色,一齐拜伏在地,称颂道,“陛下英明。”
李世民稍作犹豫,继续道:“如今国事繁重,需要郡策郡力,共克时坚。朕以为仅靠太尉一人,恐怕难免会顾此失彼。故将兵部诸般事务托于司徒,玄龄可愿意于朕分忧?”
房玄龄哽咽道:“臣必不负陛下重托。”
兵部,自唐始,其实已经不是真正谋划战事的部门。
它的主要职能,还是对中下级军官的任免,和对粮草、军器、兵饷的调度、发放和赏赐。
大致上说,基本就是大唐所有军队的行政、后勤总部。
李世民将兵部托付给房玄龄,用意无非有二,一是遏制长孙无忌独揽大权,二是分担长孙无忌的工作强度。
毕竟,将所有事都集中到长孙无忌身上,就算是神仙,也没有那么多精力。
李世民转向李道宗,“承范,你我虽是君臣,也是兄弟,朕想由你权知北衙禁军提督事,暂领卫戍宫禁之职,你可愿意?”
内忧外患之际,让宗室中人领禁苑防务,此乃题中之意。
“臣遵旨。”
做完这些决定,李世民轻吁一口气。
正如长孙无忌所说,城内可战之兵高达六十万,守住长安应该不难。
只要等各州勤王之师到达长安。
李沐就只能退回江南。
到时,朕养精蓄锐,再与你决一生死。
想到这,李世民心中有些廖落,他甚至无法确定,到时自己真有与李沐一搏的实力吗?
夜已深,房玄龄、李道宗出了承庆殿。
在太监地引领下出宫。
房玄龄低声对李道宗说,“承范,既然陛下已经有了决定,此战不可避免。老夫还望你念及社稷、宗庙,恪守本份,维护陛下安危。”
这话听在李道宗耳朵里,别有一番滋味。
房玄龄如此郑重其事地叮嘱,莫非他已经了然自己心中所思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