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拼死一搏。
想到此,尉迟恭、程咬金异口同声道:“我等听太尉的。”
长孙无忌长吁一口气,道:“如此最好不过了。有二位国公相助,此事便有了六成胜算。”
尉迟恭问道:“太尉想此时发动?”
长孙无忌道:“老夫还要去见一人,若能让此人参与,此事就有了九成胜算。”
尉迟恭一时想不出朝中还有这样的人?
他惊讶地问道:“太尉所说的是何人?”
长孙无忌诡异一笑,“太子。”
尉迟恭、程咬金大愕,“太子怎肯追随太尉起事?万一不成,反而走漏了消息,此事不妥!”
长孙无忌道:“老夫也是为了防备万一,二位国公试想,此事若成,陛下就算不追究我等,恐怕心中芥蒂已成。若要守得手中之权柄,只能拥立太子登基,如此我等不但无过,反而有拥立之功。”
尉迟恭、程咬金深感长孙无忌说得对。
为人君者,最怕的就是臣子挟兵自重,无论李世民怎么善待旧臣,对这一点从无含糊。
而此次兵谏,就算成了,李世民也必会对他们三人心生忌惮。
由此,三人手中的权柄依旧不保。
尉迟恭终究对李世民有些情意,他问道:“若太子登基,太尉将如何安置陛下?”
程咬金也紧盯着长孙无忌的眼睛,生怕长孙无忌说出个“杀”字。
长孙无忌喟叹道:“我等都是陛下的臣子,就算如今迫不得已,发动兵谏拥立太子,可绝非要背弃陛下。好在太子是陛下嫡子,江山依旧是李唐天下,尊奉陛下为太上皇,也算全了君臣之义了。”
尉迟恭、程咬金听了,如释重负,纷纷道:“如此最好。”
长孙无忌道:“既然二位国公认可老夫安排,那么便随老夫去趟东宫,一齐劝劝太子,与我等一起举事吧。”
尉迟恭、程咬金一拱手道:“某等愿随太尉前往东宫。”
“好,二位国公先回去做好准备,明日随老夫去东宫。”
……。
李治。
大唐新一任的太子殿下。
其实比李沐还小一岁。
对于登上太子之位,在李治看来,就如同天上掉了个大馅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