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战逼近

隐龙惊唐 八无和尚 1217 字 9个月前

并且答应一如既往,按朱邪克勒的计划继续滞留在金山。

以此换得三天一次的粮草补给。

可私底下,李沂削减将士每日一半口粮,存储起来。

……。

就在李沂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

中原的叛乱又增加了八州。

正如长孙无忌在朝堂所说,各地与李沐有染的世家开始自发地动起来了。

这个时代的通讯太差,传讯基本都是靠人力送信。

可这一来一回之间,消息往往滞后,形势就会大变。

各地世家听闻十七州叛乱,觉得这种规模自然不是普通人能营造得出来的。

或许是为了家族的利益,也或许是因为真的拥戴吴王沐,更或许还是垂涎从龙之功。

他们自发地以吴王沐的名义举旗造反,声援和响应前十七州的叛乱。

一时间中原大地风声鹤唳,叛乱形成燎原之势。

各州府兵捉襟见肘,根本无法首尾相顾。

转眼间,其中十三州州府被占领,大唐社稷出现崩溃的苗头。

短短半个月,局势糜烂到这种程度。

是李世民乃至所有朝臣无法预料到的。

雪上加霜的是,朝廷刚刚得报。

被李世民派往江南的钦差张玄素,在徐州地界被一伙不知名的盗贼劫杀。

张玄素连同随行钦差依仗数十人,还有三百禁军全部被杀,无一人生还。

京城朝野上下一片同仇敌忾,誓言与胡族、江南决一死战。

这种形势下,李沐是不是真的造反已经不重要的了。

李世民随即下旨,判定吴王李沐为反贼,以江夏郡王李道宗为帅,淮南道行军大总管张士贵、河南道行军大总管李袭誉辅之,左领军将军契苾何力为左先锋,右武候将军丘行恭为右先锋,率六万禁军与张士贵、李袭誉麾下四万禁军会合,再征发河南道、淮南道各州府兵十二万,共计二十二万大军囤于扬州至和州一线。

此旨意一下,三天后,楚州河南道行军大总管李袭誉率二万禁军与扬州淮南道行军大总管张士贵的二万禁军合兵,向润州而去。

润州刺史常何宣布奉旨平叛,将府兵调至南线,对苏州形成防御态势。

顿时,大量的兵马调动起来,官道和直道上无数的军队穿梭如织。

大战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