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殿下。”
可李沐总觉得李靖就这么退隐,太浪费了。
心中灵光一闪道:“杭州府有一军校,原本是为神机卫培养中下级军官的,如今陛下封臣为江南东道大总管,我欲扩大军校的规模,若李帅不嫌弃,就任军校祭酒如何?”
李靖一听,“这……恐怕臣难当大任吧?”
李沐忙劝说道:“老兵不死,李帅纵横疆场数十载,实战经验丰富,如果平白让这些用鲜血换来的经验流失,实乃大唐的损失,望李帅老骥伏枥,为江山社稷再出一份力。”
“是啊,祖父既然能整理出战法小册子,自然可以言传身教,培养出一批能征善战的将领来。”李师在一边帮腔道。
李靖呐呐地重复着,“老兵不死……老兵不死……。”
一行热泪挂在脸上,被海风一激,李靖慨然道:“好,臣应下就是。”
李沐与李师相顾,发出会心一笑。
李师与李婉顺的亲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定亲那日,李沐在钱塘府,沿西湖湖岸摆了三百多桌酒席。
可尽管如此,还满足不了源源不断前来贺喜的宾客需要。
没办法,只能临时再加了三里流水席。
正式成亲的日子定在了明年中秋节。
李沐也大手笔地为李婉顺置办嫁妆,最阔绰地就是在大总管府西边不远处,圈了一百亩地,建造李家府宅。
既是为李师和李婉顺营造新居,也是为安置李靖一家十数口人。
定亲后,李靖随即将留在苏州的家人接来了杭州。
正式上任军校祭酒,李沐将“吴越军校”改名为“江南军校。”
并正式规定,凡神机卫伙长以上军官,必须由军校毕业生担任。
于是,大批的军官开始回炉。
好在没有战事,对军队没有太大的影响。
鉴于李靖主动请辞,李沐调任原越州刺史宁纯就任苏州刺史。
并调苏定方前往苏州统率留在那的一万神机卫。
贞观十六年三月初一。